

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
正影响我国多地
或将遭遇同期罕见高温
近日
河南郑州一名急诊科医生
分享了一则真实案例
一位外卖员在高温天送餐途中倒地抽搐
体温高达41 ℃
确诊了热射病
该医生介绍
热射病若处理不当
会致人死亡
“热得要命”真不是开玩笑!
医生介绍,临床上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程度,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版权库图片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 ℃,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 ℃以上。
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 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从轻微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小时!

版权库图片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需要担心热射病呢?
发生热射病的根本原因是产热与散热的失衡,那么体温调节能力欠佳的高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既往体弱者容易患经典型热射病。
但是经常做运动、在户外工作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比如运动员、建筑工人、军人,运动时身体会产大量的热,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也容易患上劳力型热射病。
因此,热射病并非“夏日限定杀手”,当运动产热>散热时,就有发生热射病的风险。

版权库图片
大多数热射病患者一开始会出现意识不清和高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从出现轻微不适到陷入昏迷休克,进展速度远超想象,黄金急救时间往往只有30分钟。
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必须争分夺秒,抓住急救黄金30分钟。
只要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体温异常升高,立即拨打120!
在救护车到达前,可先帮患者快速降温。
首先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进行物理降温。帮患者脱去外衣后,用冰袋、冷毛巾或任何低温物品(如冷冻饮料瓶),重点敷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有大血管经过处。也可以向患者喷洒凉水。
若患者意识清醒且无呕吐,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的冷饮料(如冰盐水、运动饮料)。
请收好这份“桑拿天健康指南”:
1. 躲高峰:中午12点至下午2点,非必要不外出,尤其避免高强度活动。
2. 勤喝水:主动、少量多次饮水,勿等口渴再喝。出汗多时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3. 要透气:穿着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使用遮阳伞、帽子、太阳镜进行防晒。
4. 防中暑:户外工作者随身携带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5. 多关心:要特别关注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其处于凉爽环境。
医生提醒
无论如何要牢记,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1. 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 ℃;
2. 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
3. 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的抽动;
4. 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
5. 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
6. 循环警报:大汗淋漓后突然无汗、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降至90/60 mmHg以下(休克);
7. 出血倾向: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淤点、淤斑,提示有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能;
8. 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抽搐、昏迷。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
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
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
避免脱水的发生
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编辑:宣传科
(声明:“濮阳市人民医院”微信订阅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