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街小巷,孩子们奔跑嬉戏,笑声回荡。但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像被“呼吸的枷锁”束缚,小小的身躯常被咳嗽、喘息困扰,他们就是哮喘患儿。哮喘,正悄然影响着众多儿童的健康,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成为家长心头的隐忧。许多家长“谈哮色变”,认为哮喘儿童应远离运动,以免诱发哮喘发作。然而,这种观点实则是一种认知误区。事实上,规律运动对于哮喘儿童而言,益处远大于风险。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儿童哮喘与运动的奥秘,助孩子畅快呼吸,拥抱自由童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它与免疫、神经调节和遗传等多种机制密切相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剧烈运动,皆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

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
EIB
在了解运动对哮喘儿童的影响前,我们需先认识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EIB)。EIB指的是运动中出现的一过性支气管收缩,常见症状涵盖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喘息等。各类人群均可发生EIB,尤其是运动员、哮喘患者、呼吸道感染者、鼻炎患者。一般人群EIB发生率为5%-20%,儿童EIB发生率为6%-20%,而哮喘儿童的发生率约为46%。虽说哮喘儿童相对容易出现EIB,但只要巧妙控制运动强度,依旧能够参与运动。

01
运动对哮喘儿童的积极意义
规律运动堪称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的基石。对于哮喘儿童而言,合适的规律运动更是有着诸多妙处。它不仅可辅助提升哮喘控制水平,减轻夜间哮喘症状,增强有氧耐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EIB发生风险,还能在参与集体运动的过程中,提升社交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与之相反,运动不足会增加哮喘控制不良的风险,长期久坐对哮喘的转归也存在负面影响。所以,“哮喘儿童不能运动”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中等强度的规律运动,在哮喘症状控制和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积极显著的作用。

02
哮喘儿童的运动处方
临床医师和运动专家以运动处方的形式,为哮喘儿童提供科学规律的运动指导,这对其运动安全性极为重要。在制定运动处方时,个体化是关键要点。首先,要精准诊断患儿的临床症状,通过详细了解症状发作时间、遗传因素判断、过敏原检测、肺部和支气管功能检查,排除其他因素,确诊哮喘。其次,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哮喘控制状态、营养和发育水平、身体素质、主观意愿、依从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运动处方的制定遵循“评估-制订-执行-调整”四个步骤,形成闭环。在确保运动安全和避免哮喘发作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延长运动时间,在良性循环中持续调整,为患儿找到最适宜的运动方案。
哮喘控制良好患儿的运动处方
经过规范治疗,达到哮喘控制状态的患儿,完全可以像健康儿童一样,尽情参与各类运动。医师应携手患儿和监护人,必要时联合运动专家,共同明确运动目标,精心挑选患儿感兴趣且有能力完成的运动形式,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运动处方,避免运动损伤,引导患儿科学、规律地运动。
①学龄前儿童(0-5岁):运动形式应丰富多样,让多个肌群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可依据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情况,安排爬行、步行、骑行、做游戏等运动。对于发育良好且运动能力较强的儿童,还可酌情参与游泳、篮球、体操等专项运动。例如,孩子们可以在安全的场地进行爬行比赛,锻炼四肢协调能力;或是骑上小自行车,感受风的快乐。
②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6-17岁):鼓励他们参加适合年龄特点、充满趣味的多样化运动,以促进健康的生长发育,提升心肺耐力、肌肉功能和骨骼健康。不过,青春期前的儿童骨骼尚未发育成熟,不太适宜参加过多高强度运动和器械负重抗阻训练,可进行适宜的自身体质量抗阻训练。比如,孩子们可以选择跑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尝试跳绳、踢毽子等有趣的运动项目。

哮喘控制不良患儿的运动处方
哮喘部分控制的患儿,症状不太稳定,EIB发生风险较高。此时,需要适当降低运动目标,缩短运动时间、降低运动强度,并适当增加运动频率,以降低EIB风险。在运动形式的选择上,应倾向于体力输出持续时间短(<5-10分钟)、呼吸负荷不重的中低强度运动,如步行(≤5km/h)等,同时要选择温暖湿润的环境。并且,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调整哮喘治疗方案。随着哮喘控制状态的改善,在确保运动安全和避免哮喘发作的前提下,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延长运动时间。
对于哮喘未控制和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儿,不建议进行运动。因为此时他们的气道反应性高,运动时极易出现EIB,甚至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应先坚持规范的哮喘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待哮喘得到控制后,重新进行运动前评估,再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
03
注意事项
进行适宜的热身运动和预防性用药
为预防EIB的发生,热身运动必不可少。既往曾有EIB发生的患儿,可在运动前进行预防性用药。热身运动适宜选择多样化的低中等强度运动,时长10—15分钟。这样才能让呼吸系统提前适应通气增加和温度变化的过程,有效减少运动诱发的哮喘发作。比如,孩子们可以在运动前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像转动手腕、脚踝,活动膝关节、髋关节等;也可以进行轻松的快走,让身体微微发热。

选择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运动环境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降低,与哮喘患儿EIB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处于18-25℃,相对湿度在40%-7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因此,哮喘儿童应尽量选择在这样适宜的环境中运动。在寒冷的冬天,若要进行户外运动,孩子们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段,并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戴上口罩,减少冷空气对气道的刺激。

规避污染环境
应极力避免在污染的环境中运动。环境污染因素会加重气道炎症因子的释放和气道病理改变。运动时的高通气需求,会增加有害物质的暴露,导致可吸入颗粒物和可挥发化学物质更多、更深入地沉积在肺部。所以,在污染的环境中运动,极有可能诱发呼吸道症状。当遇到雾霾天气时,孩子们应尽量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如在室内进行简单的瑜伽拉伸、跳绳等。
规避环境过敏原
运动环境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降低,与哮喘患儿EIB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处于18-25℃,相对湿度在40%-7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因此,哮喘儿童应尽量选择在这样适宜的环境中运动。在寒冷的冬天,若要进行户外运动,孩子们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段,并且注意做好保暖措施,戴上口罩,减少冷空气对气道的刺激。

不适宜运动的情况
当哮喘患儿存在哮喘急性发作风险时,暂时不适合运动。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呼吸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发因素。在此情况下,若患儿已经出现呼吸道症状,或监测呼气峰流量(PEF)低于正常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80%,或PEF日间变异率(PEFR)≥13%,应首先按照《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调整哮喘治疗方案,并注意休息。比如,孩子在感冒后出现咳嗽、喘息加重的症状,此时就应暂停运动,积极治疗感冒,待症状缓解后再考虑运动。

哮喘儿童并非与运动绝缘,相反,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大有裨益。家长们应摒弃“哮喘儿童不能运动”的错误观念,在临床医师和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并严格遵循运动注意事项,让哮喘儿童也能在运动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属于他们的活力与精彩。
运动,是生命的阳光,对于哮喘儿童而言,亦是如此。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科学的运动管理,为哮喘儿童驱散疾病的阴霾,点亮健康的未来。
儿童医学中心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基地,国家卫健委手足口病规范防治宣贯基地,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批准成立“儿童哮喘规范化门诊”,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濮阳市分中心,濮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委单位,濮阳市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濮阳市儿科呼吸病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濮阳市儿科及新生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童内镜中心。现有临床医师44人,特聘教授2人,特聘副教授1人,博士3人,医学硕士26人;其中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医师15人,硕士生导师4人;省级学会副主委3人,省级学会委员28人。设立有儿科一病区(儿童保健、康复病区)、二病区(呼吸、消化、心血管、风湿免疫)、三病区(神经、肾病、血液肿瘤、内分泌)、NICU、PICU、东院区儿科、儿科门诊、儿科急诊、传染病等亚专业,全力以赴守护广大儿童生命健康!

· END ·

供稿 | 儿科三病区 柴焕然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