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阿姨平时身体好好的,早上做饭时突然出现口眼歪斜、不能说话、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站不住了,家人发现后赶紧扶住张阿姨,及时拨打120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得了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一侧大脑的动脉闭塞了,经过我院卒中中心团队的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治疗,张阿姨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做了心电图发现都是房颤惹的祸,那么什么是房颤呢,为什么会引起脑卒中呢?房颤有什么危害?哪些人容易得房颤?如何识别房颤?如何治疗和预防发生卒中呢?我们下面和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节律整齐。而房颤发生时,心房颤动频率高达350~600次/分,心房失去原有的收缩功能,心跳变得又快又不规则。就好比正常情况下心脏这个班级中的所有同学(心肌细胞)都听从“班长”窦房结的指令井然有序地上下课,而房颤时其他捣乱的同学开始各自发号施令,导致整个班级乱作一团。这种“混乱”状态导致心房无法有效泵血,血液容易在心脏内淤积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会随血流冲向大脑,堵塞脑血管引发卒中。

房颤的危害
房颤时,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血液长时间瘀滞于心房导致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液运输至全身各处,最终导致脑卒中(中风、偏瘫)、各器官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还会显著增加死亡、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心力衰竭风险激增3倍,而首次就诊的患者中,每3人就有一人已经发生卒中。由于房颤引发的中风是更凶险的“脑灾难”。比起普通中风,房颤引起的中风危害更大:致残率高出近60%,致死率近20%,复发率超过1/3。房颤患者中,约三分之一没有明显症状,这使其成为真正的“隐形杀手”。许多患者直到突发中风,才被诊断出房颤问题,而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瘫痪。

易患人群
老年人要密切关注房颤。房颤最常见的病因是退化、衰老,因此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高血压、糖尿病、各种心肌病、冠心病、饮酒、肥胖、鼾症等,都容易引发房颤。父母有房颤的,子女发生房颤的概率也会提高几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会增加房颤风险。

以下七类人群要特别当心!
➤老年人: 75岁以上人群房颤发生率可达10%;
➤高血压人群:血压不稳易导致左心房压力增高;
➤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易继发心房纤维化;
➤超重或肥胖人群:增加心脏负担,损伤心脏功能;
➤长期饮酒人群:酒精对心脏造成直接损害;
➤运动过少人群:易诱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
➤经常熬夜人群: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荷。35岁以上患者,每67人中就有1名发生房颤,熬夜酗酒肥胖正将危机推向年轻人。
识别房颤的六个信号
房颤的表现因人而异,可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症状。约25%~40%的房颤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最终以脑卒中住院而被发现,原来那些偶尔的心慌、莫名的疲惫都是心跳发出的“求救信号”。出现以下信号时应提高警惕:
1.
胸口莫名的跳动感,时间长短不一;
2.
脉搏时漏跳一拍,时快时慢不规律;
3.
活动后感觉气短;
4.
易疲劳,体力明显下降;
5.
时有心慌、气短、胸闷、胸痛;
6.
头晕或晕厥。
房颤治疗
房颤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房颤治疗遵循三大原则:
01
控制心室率: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过快的心室率。可以缓解房颤的临床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和运动耐力减退等,但不能避免卒中、心衰、痴呆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02
恢复窦性心律:通过药物复律、直流电复律或射频消融手术,可将部分患者的房颤心律转化为窦性心律。对于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射频消融手术是目前房颤治疗的有效手段。
03
预防血栓栓塞:规范的抗凝治疗,使用抗凝药物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
预防
管理房颤的风险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血压、管理体重、戒烟限酒以及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①健康、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比例;
②控制体重;
③戒酒和少喝浓茶、咖啡;
④戒烟;
⑤保持良好的睡眠,管理好情绪;
⑥适度运动: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卒中中心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是由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科融合组成的新型卒中救治单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授牌单位。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1人,硕士研究生15人。目前开放床位60张,其中重症床位8张。在急诊设有独立的卒中诊室,实行7×24小时值班,年均接诊卒中相关急诊患者近3000人次,住院患者1300人次。常规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急诊脑血管狭窄取栓、颅内和颈部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动脉瘤栓塞术等先进诊疗项目;每年完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650余例,位居全省高级卒中中心前列。在脑血管病诊疗方面处于区域领先地位,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全市及周边区域脑血管病诊疗水平发展,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END

供稿 | 卒中中心 常秀红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