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科普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癌症会遗传吗?本文带你了解会遗传的癌症:林奇综合征
日期 2025.04.16
来源 濮阳市人民医院
A
A
手机阅读本文

全国肿瘤

防治宣传周

  预防肿瘤 关爱生命  

4月15日-21日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416103342.png

值此肿瘤宣传周之际,我们就带您简单了解会遗传的癌症——林奇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并不罕见,只是对它的认识程度及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要提高对林奇综合症的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正确指导家族中其他成员进行患癌风险评估。


      林奇综合征      


    什么是林奇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是一种因胚系突变导致至少一个DNA错配修复基因失活,从而引发的家族性遗传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这些基因包括MLH1、MSH2、MSH6、PMS2等。这些基因的主要功能是纠正DNA复制时单个核苷酸的错误配对,当它们发生突变时,会导致微卫星不稳定,使DNA复制不能正常进行或遗传信息发生错误传递。这种遗传信息的错误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发育和不受控制地生长,进而引发癌症。



    临床表现    


虽然林奇综合征不一定会导致患癌,但患癌的风险会明显升高。这张图显示出了普通人患癌风险与林奇综合征患癌风险的对比。

图片1.png

①发病年龄较早:患者通常在40岁以前发病,普通人结直肠中的腺瘤发展至腺癌需时8~10年,而林奇综合征患者仅需2~3年左右。
②肿瘤多位于近端结肠:这是林奇综合征患者的一个典型特征。
③多原发大肠癌明显增多:患者可能同时或先后患有大肠多部位癌症。
④肠外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除了结直肠癌外,林奇综合征患者还面临较高的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胰腺癌等风险。其中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结肠外肿瘤,大部分的林奇综合征患者会发生子宫内膜癌。
⑤肿瘤病理类型特殊:林奇综合征患者的肿瘤多呈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样细胞聚集。


   诊断    


目前林奇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是胚系基因检测,如果胚系基因检测到了林奇综合征的病变基因,就可以诊断为林奇综合征。
符合以下特点的人建议进行林奇综合征的基因检测:
家族中至少有两人(其中一人应为一级血亲:父母与子女关系,或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
至少一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①至少1人患有多发性结直肠癌。
②至少1人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小于50岁。
③至少1人患林奇综合征相关的其他恶性肿瘤,如胃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肾盂癌、输尿管癌、卵巢癌、肝胆系统癌等。


    治疗    


针对林奇综合征患者如果已经发生了癌症,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为了防止患者再次发生结直肠癌,建议术后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要及时处理。同时,为了防止发生胃癌和小肠癌,需要从30-35岁开始,每1~2年行一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对于防止发生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建议每1~2年行子宫内膜活检、经阴道超声、血清CA125检测等,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检查。已经生育的妇女可以考虑行子宫和双附件的预防性切除。


    携带致病基因如何预防    


家族成员有确诊林奇综合征的,要对家族的患病情况进行溯源,家族成员应完善遗传相关基因检测,并根据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行随访,早发现早诊断。
林奇综合征患者及携带致病基因的年轻家族成员都应进行积极的筛查,及早发现各个器官的异常,对于没有携带致病基因的家族成员,与正常人群一样,进行常规体检即可。
筛查项目包括以下几项:

01


结直肠癌筛查:20岁开始每1~2年行结肠镜检查。

02


妇科肿瘤筛查:30-35岁起每1~2年进行1次子宫内膜活检、经阴道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5检测,对于无生育要求或大于40岁患者,可考虑接受预防性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

03


胃癌和小肠癌筛查:30-35岁起每1~2年进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胃窦部活检,在行胃镜和肠镜时,可观察十二指肠远端和回肠末端,排除有无小肠癌。

04


泌尿系统肿瘤筛查:30-35岁起每1~2年进行泌尿系彩超、CT和尿常规检测。


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的发生率和发病年龄。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如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也可降低林奇综合征相关癌症的发生率。

10abca638e365ab8ef1d3623db43ee0.png

如果父母一方携带致病基因的话,他们的子女有50%概率可遗传到该致病基因。因此对于有生育计划的患者,建议进行产前诊断和辅助生殖,林奇综合征患者如果找到了明确的致病性胚系基因突变,可以通过生殖医学的手段(如产前基因诊断,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试管婴儿技术),彻底阻止这个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预防肿瘤 关爱生命       


肿瘤的病因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预防肿瘤应该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构筑起防癌抗癌的第一道防线


 保持健康的体重  

 01 

坚持达到并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帮助降低患癌风险。保持健康体重的最佳方法是平衡饮食摄入的能量和运动消耗的能量。合理膳食、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三者均是科学防癌的重要途径。

 利用碎片时间动起来  

 02 

每人每天久坐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和2次力量训练。

b43a40e4236a7a6ff2720a901756e95.png

 食物要多样 比例要恰当 

 03 

践行“211饮食法”,即每餐保证2拳蔬菜、1拳蛋白质、1拳主食。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增加饱腹感且热量低;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代谢的重要营养素,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主食尽量选择全谷物、粗粮,如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减少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的摄入。此外,要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少吃高能量、高盐、高糖的食物。

8c0710dc9966e0e229999e46a9b07a5.png

 尽量不喝酒  

 04 

建议最好不饮酒,如果不得不喝,那一天摄入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例如:一瓶啤酒约50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白酒50毫升,或52度白酒30毫升。

affc6ac03beaa66d000d23bc4d955a1.png

此外,不吸烟、减少紫外线过度照射、吃饭细嚼慢咽、不吃过热过辣食物、规律作息等好习惯,以及保持一个好心态,都有助降低癌症风险。



肿瘤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是河南省癌症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河南省癌症中心濮阳分中心,河南省肿瘤临床培育专科,濮阳市肿瘤质量控制中心,濮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肿瘤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肿瘤内科住培基地/实习进修基地。目前科室共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119张。科室共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学硕士18人。科室常规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内分泌、靶向、免疫、生物及姑息治疗,适时选择联合肿瘤适形调强放疗、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开展静脉置管连接便携式微量泵输注化疗药物技术,不断引进新药采纳新药方案治疗相关肿瘤,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开展首例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满意疗效,填补了我市该项目的空白。参与多项省内外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增设癌痛诊疗门诊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年均门诊16800人次、住院患者6300人次。挑头成立肿瘤治疗中心,积极开展各系统肿瘤的 MDT 多学科诊治,胃癌、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腔内化疗,建立无痛病房,严格按照癌性疼痛三阶梯原则,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2016年获得濮阳市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2017年主持的科研项目“VEGF及其受体KDR,FLT-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2020年主持在研科研项目“CEACAM1和CD105对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作用”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承担着全市肿瘤科会诊及健康帮扶任务,年均会诊1300余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整个濮阳市的肿瘤科诊疗水平发展,全力以赴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END 


供稿 | 肿瘤科一病区 王聪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718792504348.jpg

医保病历复印

关于省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各种国家政策的介绍与公告

立即进入
新农合服务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

立即进入
远程会诊

为实现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立即进入
人才招聘

促进学科建设,优化人才梯队,濮阳市人民医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立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