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小知识
智 齿
口腔健康 身心健康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身心健康”。今天,就带您了解口腔中最里面的四颗牙齿——智齿。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是口腔最里面的四颗牙齿,通常在17至25岁之间萌出。这个年龄段正是人类心智趋于成熟的时期,因此得名“智齿”。然而,这颗寓意着智慧的牙齿,却常常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烦恼。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以粗糙、坚硬的食物为生,强大的咀嚼力需要更多的牙齿参与。宽大的颌骨为智齿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它们与其他牙齿和谐共处,共同承担着咀嚼食物的重任。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细化的食物对咀嚼力的要求降低,颌骨也逐渐退化变窄。智齿失去了用武之地,却依然执着地想要萌出,这就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智齿引发的“麻烦”

01-阻生智齿
由于空间不足,智齿无法正常萌出,可能会横着长、斜着长,甚至完全埋在骨头里。阻生智齿容易引发牙龈发炎、肿胀、疼痛,严重时还会导致面部肿胀、张口困难。
02-龋坏
智齿位置靠后,清洁难度大,容易堆积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导致龋齿。
03-牙周炎
智齿周围的牙龈容易发炎,反复发作会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04-邻牙损害
阻生智齿可能会挤压邻牙,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
问
如何应对智齿问题?
答
并非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如果智齿能够正常萌出,并且与对颌牙齿有良好的咬合关系,可以不拔除。但是,如果智齿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拔除:反复发炎、疼痛;阻生智齿;龋坏严重;导致邻牙损害;正畸需要。

拔除智齿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拔牙手术。
➤术前做好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遵医嘱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

预防智齿问题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智齿问题。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少吃甜食和粘性食物,减少龋齿的发生。
口腔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现有医护人员32名,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医学硕士8人,分为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等,常规开展牙体牙髓治疗、牙周疾病诊治、全口洁牙,各类简单及复杂牙拔除、口腔颌面部肿瘤、外伤的诊治,固定修复和活动修复、简单及复杂种植义齿修复,早期、固定、隐形牙齿矫正等。

END

供稿 | 口腔科 王军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