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筛查时间
●初筛: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自然睡眠中完成);
●复筛: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复筛;
●确诊检查: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

2
筛查方法
➤耳声发射(OAE)
原理:耳蜗(外毛细胞)及外周听功能,通过耳机发出声音并记录耳蜗回声。
特点:1-2分钟完成,但环境和患者自身的噪声对OAE的记录有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原理:通过声音刺激(如短声或短纯音)诱发听觉神经及脑干的电生理反应,通过电极记录脑电波波形、幅度及潜伏期。
特点:准确率更高,抗干扰性强。
➤联合筛查更可靠
部分医院采用OAE+AABR联合筛查,灵敏度高,降低漏检风险!
➤结果解读:科学应对不焦虑
通过:目前听力正常,但仍需观察语言发育(如6个月能否转头寻声)。
未通过:约10%-20%为假阳性(常见原因有耳道分泌物、测试时宝宝乱动),需复筛而非直接确诊!

3
高危宝宝需重点监测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体外膜氧;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4
干预黄金期:6月龄内尽快接受干预治疗
◆助听器:婴幼儿早期听力干预的重要手段,获得最佳听觉效果;
◆人工耳蜗植入: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通常12月龄左右植入;
◆骨传导助听器:适用于外、中耳发育畸形的婴幼儿;
◆语言康复训练:与干预同步进行,避免错过语言敏感期。

5
日常观察
0-3个月:突然声响会眨眼或惊醒(如拍手声)。
4-6个月:转头寻找声源,对妈妈声音有反应。
7-12个月:模仿简单发音(如“baba”“mama”)。
注:若宝宝对声音反应迟钝,即使筛查通过也需就医!

6
家长必知
①问:“筛查会伤害宝宝吗?”
➪答:无创、安全!无辐射或疼痛风险,仅需佩戴耳机或贴电极片,类似轻触皮肤。
②问:“父母都听力正常,还需要查吗?”
➪答:需要!60%耳聋宝宝的父母听力正常(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潜在耳聋基因)。
③问:“筛查通过就安全了吗?”
➪答:需持续观察!部分迟发性听力损失可能在3岁后出现。
新生儿听力筛查
是宝宝人生的
第一道“声音防线”,
仅需几分钟,
却能守护一生语言能力。
科学看待结果,
不焦虑不拖延,
早筛查、早干预,
让每个孩子都能听见世界的美好!
儿童医学中心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基地,国家卫健委手足口病规范防治宣贯基地,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批准成立“儿童哮喘规范化门诊”,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濮阳市分中心,濮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委单位,濮阳市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濮阳市儿科呼吸病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濮阳市儿科及新生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童内镜中心。现有临床医师44人,特聘教授2人,特聘副教授1人,博士3人,医学硕士26人;其中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医师15人,硕士生导师4人;省级学会副主委3人,省级学会委员28人。设立有儿科一病区(儿童保健、康复病区)、二病区(呼吸、消化、心血管、风湿免疫)、三病区(神经、肾病、血液肿瘤、内分泌)、NICU、PICU、东院区儿科、儿科门诊、儿科急诊、传染病等亚专业,全力以赴守护广大儿童生命健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