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免疫病
健康科普




我全身上下有一大堆问题,究竟得了什么病?
您有哪些不舒服呢?




我身上很多个关节都痛,眼睛老容易干,皮疹也反反复复的老不好,抽血发现白细胞低、血小板低,这么多毛病,不会得了肿瘤吧?

您目前最需要看一个科,那就是风湿免疫科!



01
什么是风湿免疫病?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 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故又称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大约涵盖200多种,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ANCA相关性血管炎、大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银屑病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骨质疏松等等。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风湿免疫性病可影响全身,引起肺、肾、心脏等重要脏器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02
风湿免疫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

风湿病具有遗传倾向,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甚至痛风与遗传因素相关。
感染因素

某些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风湿病的发生;沙门菌属﹑福氏志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肠道和泌尿道感染后引起的赖特综合征,以及肠道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相关。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是风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炎症和关节损伤。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以及一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风湿病的发病风险。
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风湿病的发病,女性在妊娠期和更年期时风湿病的发病率可能升高;
其他因素

营养不良、疲劳、外伤、吸烟、饮酒、熬夜等也可能与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03
哪些症状提示要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无创伤或外伤出现的关节肿疼,需要考虑风湿免疫疾病的可能。关节肿痛是风湿性疾病最常见表现:如出现多个大小关节对称性肿痛伴晨僵需要考虑类风湿关节炎;如足趾关节突发肿痛可能是痛风;另外还有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以出现不同特点的关节肿痛,如不及时治疗,晚期可出现关节变形,甚至残疾。
不明原因出现了四肢肌肉疼痛、无力,下蹲后起来困难,上臂梳头、抬举困难或者检查发现不明原因肌酶升高或肌电图提示肌肉损害,伴或不伴有皮疹均应警惕炎性肌病的可能,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如遇冷或情绪改变时出现双手或双足变白变紫,伴或不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保暖或情绪稳定后恢复正常颜色。需要警惕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
口眼干燥不仅可见于糖尿病或药物影响,更多的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干燥综合征患者因唾液腺、泪腺受损,会出现口干、眼干症状,表现为进食干性食物时需水送服或频繁喝水,眼睛干涩、有异物感、欲哭无泪等,也有个别患者没有干燥症状,年纪轻轻出现牙齿片状碎落。需要警惕是否有干燥综合征。
强直性脊柱炎典型症状就是出现休息后下腰背痛,夜间疼痛明显,可有夜间疼醒、翻身困难,伴有晨起背部僵直感,休息时症状重,活动后症状改善。
对于长期发热,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并排除肿瘤者,一定要考虑风湿免疫病的可能,如成人still、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
口腔溃疡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认为是“上火”了,但对于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应警惕风湿免疫病可能,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白塞病等。
多种风湿免疫病可出现眼睛受累,如出现虹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等症状,眼科正规治疗后仍反复发作,需要排除风湿免疫科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等。
如果出现双上肢收缩压相差大于10mmHg,上肢乏力、动脉出现血管杂音,难治性高血压,可能是风湿免疫科的大动脉炎,要到风湿免疫科进行排查。
反复出现孕早期自发性流产、胎停等不良妊娠或难以受孕,或出现不可解释的静、动脉血栓形成,应积极到风湿免疫科排查有无风湿免疫病的可能。
表现为蛋白尿、间质性肺炎、心肌炎、心包炎、胸水、腹水、肾小管酸中毒、转氨酶升高、腹泻腹痛等多系统累及不明原因的疾病,需要排除风湿病的原因。多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均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或系统。
有时患者没有任何不适,但在体检时发现一些实验指标的异常,如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与补体、HLA-B27、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也应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咨询。

04
如何预防风湿免疫病?
风湿病属于免疫性疾病范畴,很难完全康复。因此,在平时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避免疾病发生尤为重要。主要预防措施有:
● 加强身体锻炼。经常带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经常性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广播体操、散步慢走、打太极、瑜伽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抗御风寒,降低风湿病发病率。

● 注意防寒保暖。春季为风湿病高发季节,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湿气重。在这一季节应防止受寒、受潮、淋雨,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身体受到风寒邪气侵蚀而患风湿病。
● 注意劳逸结合。身体过度劳累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上风湿病等各种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 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少部分风湿病患者患病是由于精神受到长期刺激过度悲伤或者心情压抑等不良情绪因素所致。因此,在生活中不管是否患病,都应该避免情绪起伏过大,要保持良好心态。
● 预防和控制感染。某些风湿病发病与感染性因素有关,尤其是长期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等感染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免疫反应发生改变而引起该病发生,所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尤为重要。

温馨提示
风湿病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通常不会同时有上述多种症状,因此诊断起来也比较复杂,多数风湿病的诊断需要完善免疫指标、相关抗体等检查,根据相关分类标准,符合疾病的相关指标达到一定数目或比重后,临床专科医生再结合诊疗经验进行确诊。

风湿病是慢性疾病,若不及时控制,病情还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进展。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功能受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肾脏功能不全。因此风湿病患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进行及时且规范的治疗。
本期供稿专家
苏晖莹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诊室位置:门诊一楼西大厅第一诊疗区12号诊室
咨询电话:0393-6162535
编辑: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