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酸蚀症
-呵护健康 从齿开始-
肥宅快乐水虽然好喝
但是长期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牙面与酸性物质直接接触时间增加
容易导致牙齿酸蚀或龋坏
即牙齿酸蚀症

01
什么是酸蚀症?
酸蚀症是牙齿长期受酸或酸酐侵蚀,造成牙体硬组织发生进行性丧失的疾病。其脱矿过程与酸的关系明确,与细菌无关。上一世纪,酸蚀症主要指长期与酸雾或酸酐接触的工作人员的一种职业病。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这种职业病明显减少。近年来,由饮食习惯导致的酸蚀症逐渐上升,尤其是青少年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02
酸蚀症的病因
饮食酸 酸性饮料(如果汁和碳酸饮料)的频繁食用,尤其青少年饮用软饮料日趋增加。饮食酸包括果酸、柠檬酸、碳酸、乳酸、醋酸、抗坏血酸和磷酸等弱酸。酸性饮料pH值常低于5.5,由于饮用频繁,牙面与酸性物质直接接触时间增加导致酸蚀症。 | |
职业相关酸性物质 工业性酸蚀症曾经发生在某些工厂,如化工、电池、电镀、化肥等工厂空气中的酸雾或酸酐浓度超过规定标准,致使酸与工人牙面直接接触导致职业性酸蚀症。盐酸、硫酸和硝酸是对牙齿危害最大的三类酸。 | |
酸性药物 酸性物质的另一个来源与口服药物有关,例如补铁药、口嚼维生素C、口嚼型阿司匹林和患胃酸缺乏症的患者用的替代性盐酸等的长期服用均可造成酸蚀症。 |
胃酸 消化期胃液含0.4%盐酸,胃内容物pH3.8。胃病长期反酸、呕吐以及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胃炎和反胃均可形成后牙舌面和腭面的酸蚀症,有时呈小点状凹陷。 | |
生活方式的改变 酸性饮食增多的生活习惯,尤其在儿童时期就建立的习惯,或临睡前喝酸性饮料的习惯是酸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剧烈的体育运动导致脱水和唾液流率下降,加上饮用酸性饮料可对牙造成双重损害。 | |
其他因素 咬硬物习惯或夜磨牙等与酸性物质同时作用,可加重酸蚀症。 |

03
临床表现
酸蚀症的牙齿出现渐进性、均匀的实质缺损,可伴有牙齿敏感。酸蚀症的临床表现因酸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强酸引起由牙冠表面向内侵蚀形成典型的刀削状光滑面;弱酸侵蚀硬组织在釉牙骨质交界处或牙骨质上窄沟状缺损。
酸蚀症较轻者仅牙釉质受累,表现为唇、腭面釉质表面横纹消失,牙面异样平滑、可呈白垩色,吹干后色泽晦暗;轻度的酸蚀症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小的缺损,多为靠近牙龈的牙颈部,唇、腭面牙釉质丧失、牙表面凹陷、凹陷宽度明显大于深度;颜色多数为褐色,质地相对较软,患者自觉敏感。
重度酸蚀症表现为牙齿大面积的深度破坏,甚至损害到牙髓(牙神经)还会引发牙髓炎,引起疼痛。

04
如何治疗酸蚀症?
酸蚀症仅有牙齿敏感症者,可进行牙齿脱敏治疗;有牙体组织缺损的患者可用复合树脂修复或嵌体修复等;针对出现疼痛等有牙髓症状患者,可行根管治疗及冠修复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及已治疗患者要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05
如何预防酸蚀症?
控制饮料的摄入量
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少喝碳酸饮料、果汁等酸性饮料,少吃话梅、山楂等酸甜零食,不仅要减少进食量,还要减少进食频率。不要长期、大量饮用饮料,尽量避免饮料在口腔中留存太久。
用吸管喝饮料
比起直接饮用,采用吸管喝饮料更佳,可以减少饮料与牙面的接触时间。
喝完后宜漱口、忌刷牙
立即漱口可以稀释饮料的酸度,但不要马上刷牙,否则会磨耗牙齿。
使用含氟牙膏
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可以促进牙齿再矿化,预防牙齿敏感。
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酸性药物的口服方法需依照注意事项、遵医嘱,更换药物时也需咨询专业医生。
定期检查,注意口腔卫生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维护牙齿健康。若出现酸蚀症的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口腔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是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现有医护人员32名,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医学硕士8人,分为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等,常规开展牙体牙髓治疗、牙周疾病诊治、全口洁牙,各类简单及复杂牙拔除、口腔颌面部肿瘤、外伤的诊治,固定修复和活动修复、简单及复杂种植义齿修复,早期、固定、隐形牙齿矫正等。
门诊地址:门诊三楼南侧东诊疗区
病区地址:住院一部12楼口腔科
门诊电话:0393-6162192
病区电话:0393-6162091
供稿:贾小璐
编辑: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