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
全国爱肝日
呵护小心“肝”,这些常识要知道




2024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我们倡议全社会行动起来,普及肝纤维化的防治知识,主动筛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从而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认识我们的肝脏
功能强大的肝脏堪称“超级生化工厂”。
1.代谢功能
肝脏可以合成、分解、转化体内的营养物质,以供人体利用。肝脏参与了糖、蛋白质、脂肪、激素、维生素等的代谢。因此,人体每日进食的食物都会经过肝脏代谢,如果肝脏受损严重,代谢功能就会出现问题。
2.解毒排毒功能
肝脏能将来自体内外的毒物变成无毒或毒性较低的物质,然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解毒功能就会大大降低。
3.免疫防御功能
肝内富含吞噬细胞,可将经血液来的体外异物、细菌等吞噬、清除,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免疫防御功能受损,非常容易生病。
为了胜任“超级生化工厂”的职责,肝脏再生能力十分强大,即使肝脏的75%-80%被切除后,大概4个月之后即可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和功能。但当肝脏的代偿和再生功能无法赶上损伤因素对干细胞的破坏时,肝脏会出现全面的功能衰退,并出现各种并发症,这时再进行治疗就很难挽回了。

“伤肝”的主要原因
● 酒精:长期大量饮酒会“伤肝”,酒精中的乙醇对肝脏有直接毒害作用;
● 药物: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我国的中药也不能忽视;
● 肥胖:肥胖时过剩的脂肪沉积在肝脏,导致炎症,即脂肪性肝炎;
● 病毒感染:中国肝脏损伤最主要的原因,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肝炎。

认识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易形成暴发和流行。
●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粪-口)方式进行传播。
● 易感人群: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婴幼儿。
● 预防措施:
①甲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甲肝有效的方法;
②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幼托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建议积极接种甲肝疫苗;
③防止“病从口入”,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转化为慢性感染状态后,对肝脏造成持续损伤。目前乙肝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使得肝损伤得到控制。
●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我国主要传播方式)、血液传播、性传播。
● 易感人群:人群对于乙肝病毒普遍易感。
● 预防措施:
①接种乙肝疫苗时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②阻断母婴传播:对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h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③严禁吸毒,尤其是注射毒品;进行安全性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和使用血液制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避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工具纹身、纹眉、穿耳洞等。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感染后55%-85%可转为慢性。目前新型抗HCV药物的丙肝治愈率达到95%以上,能够在3个月内使该病得到完全治愈。
●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 易感人群:人群对丙肝病毒普遍易感。
● 预防措施:目前尚无预防丙肝的疫苗,其它预防措施与乙肝类似。
丁型肝炎由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导致的传染病,HDV为缺陷病毒,只有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才能复制。
●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 易感人群:人群对丁肝病毒普遍易感。
● 预防措施:丁型肝炎只发生在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对HBV/HDV协同感染模式的预防最为有效。其它预防措施与乙肝类似。
戊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暴发或流行,孕妇戊肝的病死率高达25%。免疫抑制患者感染HEV后,可进展为慢性肝炎。
●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粪-口)途径进行传播。
● 易感人群:人群对戊肝病毒普遍易感。
● 预防措施:戊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甲肝有效的方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肝炎的进展过程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就算出现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察觉。肝炎的病程呈逐渐进展: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认识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乙型肝炎是中国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酒精性肝病与脂肪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呈上升趋势。
2


肝硬化随病情进展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失代偿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并发症。
如何避免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慢性肝病是关键。普通人群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杜绝毒品,倡导安全性行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已明确诊断为慢性肝病患者,根据病因,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病因治疗是关键,只要存在可控制的病因,均应尽早开始病因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随访中动态评估病情。
感染性疾病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河南省终末期肝病医学联盟单位,河南省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终末期肝病医学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濮阳市医学会肝脏病学主任委员单位。目前科室开放床位72张,包括感染性疾病科病房、肝炎门诊、发热门诊、发热待查门诊、VCT(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肠道门诊。设有独立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项目诊室。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医学硕士8人。常规开展肝穿刺活检技术、早期肝癌诊断等特色技术,尤其在各种肝病(重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规范抗病毒治疗及数据收集,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MDT、综合治疗,肝功能异常待查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救治等)、季节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处于地市级医院领先水平。年均门诊30000余人次、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近年来,在肝病及手足口病方面,承担6项濮阳市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相应成果奖,多次承担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承担着全市发热待查及疑难肝病会诊及健康帮扶任务,年均会诊数十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濮阳及周边区域感染科诊疗水平发展,全力以赴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肝炎门诊、VCT门诊位置:门诊楼二楼北侧西走廊
发热门诊、发热待查门诊、肠道门诊位置:濮阳市人民医院南院区
病区位置:17号楼家庭病房楼二楼、四楼、五楼
咨询电话:0393-6162251;6162252
供稿:屈丹丹
编辑:宣传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