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疝气日
健康科普
3月7日是“中国疝气日”
“疝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
认识疝气,早诊早治
是解除疝疾病患者疼痛和困扰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疝气”?
一般常说的“疝气”,指的是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致。突出的肿物是疝内容物,即进入疝囊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多见,通常称为“小肠气”。

“疝气”发生的常见部位

“疝气”形成的原因



● 腹壁强度降低(腹壁先天性薄弱区、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肥胖、腹肌缺乏锻炼、老年肌萎缩、腹白线或半月线发育不良);
● 腹腔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妊娠晚期、重体力劳动、举重、腹水、婴幼儿哭闹等);
● 长期吸烟可导致慢性咳嗽,使腹腔压力增高,同时吸烟也是造成腹壁强度降低的危险因素之一。

“疝气”的好发人群及危害
疝在男女老少均会发生,以老人和小孩多见,小孩易发生脐疝和腹股沟斜疝,中年人易发斜疝,老年人易发直疝,女性易发生股疝。
“疝气”会逐渐增大,出现腹部坠胀、腹痛、便秘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疝出来的脏器和疝囊粘连越重,手术过程中肠管损伤的风险增大,甚至有切除部分肠管的可能;有部分“疝气”还可能由于突然的腹腔压力增高,致过多的肠管或网膜进入疝囊,突出的“小鼓包”难以回纳,发生嵌顿。一旦出现嵌顿,就会出现肠梗阻,甚至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危及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得了“疝气”怎么治?
一岁半以内小孩发生的疝,通过使用疝气带保守治疗,经过腹壁肌肉的生长发育,有时可能自愈。若成人患了疝气,即使看起来不严重,特别是还没有任何症状时,也要尽快就医,因为成人“疝气“一般无法自愈,“疝”不会自动消失,如听之任之,发生嵌顿的风险越高,手术也越困难。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ES)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疝修补手术。主要是对缺损的腹壁进行修补加强,腹腔镜下的疝修补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修补确切的优点已经成为疝气治疗主流手术方式。
编辑: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