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丨孩子总是挤眉弄眼,摇头耸肩,扮萌装可爱?专家提醒:当心小儿抽动障碍
日期 2024.01.09
来源 濮阳市人民医院
A
A
手机阅读本文



小儿抽动障碍症

宝贝眨眼卖萌

非常可爱

但是你知道吗?

孩子频繁挤眉弄眼

摇头晃脑、耸肩吸鼻

有时还莫名尖叫

可能是小儿抽动障碍的表现




1

什么是小儿抽动?


  

  抽动症又叫“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年龄在7-12岁之间高发。据统计,我国抽动症患病率在5~1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2

抽动症有哪些表现?




运动性抽动


  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常见有: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拍手、举臂、踢腿、挺胸、收腹、扭腰等动作。



发声性抽动


  突然出现的异常的噪音或声音,或无意义的词汇、短语等,可能由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异常运动引起。常可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咳嗽声、尖叫声、犬吠声、咕噜声、污秽言语等。


3

抽动症的危害



  抽动症不仅会影响孩子身体,还会影响孩子心理、学习等方面。
○ 身体:大部分抽动症患儿还可能出现多动症、强迫症、情绪问题等行为障碍,处理起来可能更为复杂。
○ 心理:孩子可能由于抽动行为出现害羞、自卑、远离同龄人等情况,进而出现社交障碍,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 学习:在抽动行为的影响下,患儿上课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影响学习质量。

4

抽动症的病因




  目前尚未明确抽动障碍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等相关,是在儿童成长中和神经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中医里认为小儿抽动病因多在于肝脾两脏,小儿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若患儿平时情绪不稳定,喜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制,肝气不舒,久而化火生风,肝风内动,脾运化功能失司,聚而成痰,化热动风就会出现此类症状


5

如何治疗?




  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同时,非药物治疗的三种方法。


01


小儿推拿

  重点调理肝、脾两脏功能,镇肝熄风,疏调患儿肝气,补益脾肾,提升脾胃运化功能,内化痰湿,缓解抽动。

02


运动控制

  运用运动控制的理论调节抽动部位周边皮肤、关节的感觉信息,提升眼部、嘴部、鼻部以及抽动部位周边的肌肉的控制能力,让抽动情况到更好的控制。

03


认知行为疗法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孩子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通过情绪引导,适当忽视,积极鼓励,环境状态调整,家校配合,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等方式让孩子坦然面对,轻装前行。


专家提醒

  儿童抽动症的综合治疗,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与漫长的过程,需要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学校和医生全方位的参与和支持。



儿童医学中心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基地国家卫健委手足口病规范防治宣贯基地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批准成立“儿童哮喘规范化门诊”,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濮阳市分中心濮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主委单位,濮阳市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濮阳市儿科呼吸病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濮阳市儿科及新生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濮阳市人民医院儿童内镜中心。现有临床医师44人,特聘教授2人,特聘副教授1人,博士3人,医学硕士26人;其中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医师15人,硕士生导师4人;省级学会副主委3人,省级学会委员28人。设立有儿科一病区(儿童保健、康复病区)、二病区(呼吸、消化、心血管、风湿免疫)、三病区(神经、肾病、血液肿瘤、内分泌)、NICU、PICU、儿科门诊、儿科急诊、传染病等亚专业,全力以赴守护广大儿童生命健康!

咨询电话:0393-6162202

供稿:左铭

编辑:宣传科

END


医保病历复印

关于省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各种国家政策的介绍与公告

立即进入
新农合服务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

立即进入
远程会诊

为实现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立即进入
人才招聘

促进学科建设,优化人才梯队,濮阳市人民医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立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