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主要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另有20%-30%由细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不同的呼吸道病原体可以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
当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分离培养、涂片检测、免疫学检测、核酸分子诊断、宏基因组检测。其中,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好和特异性高的优点,能够快速精准识别病原体种类。
明确鉴别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精准的分子诊断依据,在感染早期即可检出、灵敏度高、避免漏检。
甲型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很广,能感染包括人以内的多种动物(猪、马、狗、禽类和海豹等),也曾经多次引起世界性的人流感大流行。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 H3N2 亚型。甲型 H1N1 流感症状与感冒类似,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 乙型流感病毒 流行季节同甲流,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至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
腺病毒为无包膜的二十面体的DNA病毒,腺病毒可通过气溶胶或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包括高热、咳嗽、咽喉痛,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AdV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国北方以冬春季节多见,南方以春夏季节常见。AdV传染性较强,常可引起暴发流行。AdV感染可表现为上下呼吸道感染。AdV是儿童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导致危重患者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导致死亡。
人鼻病毒
人鼻病毒属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HRV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据统计,每年有30%~50%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与HRV感染有关。儿童是HRV的易感人群,据报道,有60%~80%在急诊科就诊的哮喘发作患儿伴有HRV感染。在3岁以下被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住院儿童病例中,有大约50%的婴儿感染或合并感染HRV,而几乎所有婴儿在出生1年后均会经历至少1次的HRV感染。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人类是该病原体的唯一宿主。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只有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少数会持续高热不退,剧烈咳嗽,病情发展快,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性障碍等危重症表现。
02 上呼吸道病原体六联检适用人群
03 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1 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人员集中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保持手卫生,打喷嚏或者咳嗽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4 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净化体内环境。 5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6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7 生活作息规律,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8 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为快速鉴别呼吸道疾病类型,满足临床患者诊疗需要,我院检验科PCR实验室开展上呼吸道病原体六项核酸检测,该检测项目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
同时开展下呼吸道病原菌六项核酸检测,该项目可同时检测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六种病原菌。
样本要求
1
2
检验科PCR实验室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现有职工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硕士6人,配有高通量测序仪、荧光定量PCR仪、PCR扩增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检验设备;已开展乙肝病毒定量、丙肝病毒定量、HPV(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EB病毒核酸检测、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风疹病毒核酸检测、常见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甲乙流病毒、手足口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以及药物基因检测等检测项目;曾获得“濮阳市工人先锋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咨询电话:0393-6162212
供稿:张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