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丨你问我答!这里有您关心的高血压知识
日期 2023.11.23
来源 濮阳市人民医院
A
A
手机阅读本文


近年来

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

年轻人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最主要的慢性病之一

是脑卒中和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就像无形的杀手

然而

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普及度不高

我们一起来了解

高血压健康知识十问十答

图片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没有症状是否可以不服药?

答:《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

(1)诊室血压:三次非同日血压≥140/90mmHg以上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2)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平均血压≥130/80mmHg,或者白天血压≥135/85mmHg,晚上血压≥120/70mmHg的诊断标准;

(3)家庭血压:进行连续5-7天的血压监测,血压≥135/85mmHg的标准诊断高血压。

“没有症状就不服药”这种观点非常危险。血压的高低并不一定与症状的轻重直接相关,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不适。心、脑、眼、肾等脏器功能受损出现症状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图片

2.血压达标后是否可以停药?

答:一般不可随意停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生的疾病,随意停药很容易会导致病情反复、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案例是屡见不鲜。

以下情况需咨询医生再做判断:

1.被误诊为高血压而服用降压药;

2.发生并发症后血压偏低;

3.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恢复正常。

图片

3.血压是不是降的越快越好?

答:不是。高血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人体对此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甚至可以逐渐适应(故而有些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所以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如果超出了调节范围,重要的脏器血流量不能保证,反而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因此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原则,2-4周达标即可。

图片

4.血压不达标,可以自行加药?

答:不可以。一般患者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很难正确把握用药原则,而且患者对药物药性、药理不熟悉,如果轻率地增大服用的剂量或增加品种,容易将血压在短期内降得过猛或过低,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而造成严重后果。

图片

5.高血压是不是只吃药就行?

答:不是。高血压的发生与个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以下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血压升高。


所以我们要做到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

图片

6.每天按时服药可以不用监测血压吗?

答:不是,监测血压可以让我们看到服药后血压的控制情况,从而使医生做出更科学诊疗决定,使血压长期稳定在理想水平。

图片

7.居家测量的血压是否准确?

答: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居家血压测量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居家血压测量方便、可随时监测,能避免精神紧张导致的测量不准确,长期监测可评估血压变异性,能够区分症状与血压间的关系,为医生提供有效信息。

图片

8.水银血压计比电子血压计准吗?

答:很多患者经常会说:“医生,我的血压计是电子的,不是水银的,感觉不是很准。”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指南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高血压的测量方案:

1.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者: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2.血压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3.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

4.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家庭自测血压。


9.确诊高血压,应该什么时间启动治疗?

答:(1)血压水平≥160/100mmHg,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2)血压水平140-159/90-99 mmHg,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周~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3)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建议继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干预方式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不吸烟;


限制饮酒;


运动干预;


心理平衡;


管理睡眠。


10.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答: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简单理解和记忆就是:基本目标为140/90mmHg以下,最终目标为130/80mmHg。

对于高血压的管理,预防的意识非常重要,首先要清楚高血压的危害,血压>130/80mmHg就要引起注意,定时规律测量血压并就医。




本期供稿专家

李  果

全科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诊室位置:门诊一楼西侧第一诊疗区16号诊室

咨询电话:0393-6162505


医保病历复印

关于省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各种国家政策的介绍与公告

立即进入
新农合服务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

立即进入
远程会诊

为实现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立即进入
人才招聘

促进学科建设,优化人才梯队,濮阳市人民医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立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