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过量的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元凶之一。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原醛症是一种“罕见病”吗?
过去,原醛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不到1%,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近年研究报道,在1、2、3级高血压患者中,原醛症患病率分别为1.99%、8.02%和13.2%,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约为17%~23%,新诊断高血压中的发生率超过4% 。
临床表现及危害
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醛固酮激素,引起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和碱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是高血压和低血钾,但大部分患者的血钾早期正常,后期才会出现下降,病人可能有如下症状,包括头痛、肌肉无力和抽搐、乏力、暂时性麻痹、肢体容易麻木、针刺感等,口渴、多尿,夜尿增多等。相比于原发性高血压,原醛症对于靶器官的损伤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更显著的影响。 原醛症筛查人群 根据《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0 版)》推荐,符合下列情况的高血压患者要想到原醛症的可能,尽早进行筛查。 ● 持续性高血压(> 150/100mmHg)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及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 ● 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的患者; ● 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 ● 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40岁)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 ●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的患者; ● 高血压伴不明原因房颤的患者。 检测方法及诊治流程 目前,国内外一致推荐采用醛固酮与肾素之比ARR对疑似原醛症患者进行筛查。 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的原理为抗原抗体结合,然而受抗体特异性的影响,无法避免交叉反应,导致醛固酮结果比实际的更高。 质谱法,是基于被测生物标志物本身分子量、结构等化学性质对被测物进行直接检测,拥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线性范围宽等优势,近年来临床应用质谱技术检测醛固酮逐渐增多,有文献指出,对于醛固酮的检测,金标准应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 诊治流程如下:
样本采集要求
高血压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产前诊断实验室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实验室现有职工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医学硕士6人,配有串联质谱液相色谱分析仪、高通量测序仪、PCR扩增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贝克曼生化发光分析仪等检查检验设备;已开展唐氏筛查、NIPT(无创产筛)、CNV-seq(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STR(快速染色体非整体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耳聋基因检测、叶酸代谢基因检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基因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衣原体核酸等检测项目;2023年2月通过省产诊中心验收,曾获得“濮阳市工人先锋号”、“河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咨询电话:0393-6162212
供稿: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