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 狂犬疫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中饲养宠物 尤其是猫、狗,深受不少家庭的喜爱 在日常生活中 猫狗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那么被猫狗咬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狂犬病、破伤风发病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提醒被猫狗咬伤、挠伤这几点要注意
根据最新《规范》,狂犬病的“暴露”(受伤)分为以下三级:
受伤后,狂犬病疫苗打几针?
注意: ● 某一针推迟了,后续每一针也要相应顺延,以保证时间间隔。无需重新开始接种。 ● 狂犬病疫苗和其他疫苗不冲突。接种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可以正常接种其他疫苗(新冠疫苗除外)。 ● 已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需推迟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 注射部位——2岁及以上者,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避免臀部注射。
规范的伤口处理,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狂犬病的预防效果!简单来说:先冲洗,再消毒。 ● 时间:越早越好!但若就诊时伤口已结痂或愈合,则不建议进行伤口处置; ● 冲洗: 1.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 2.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 3.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 消毒: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涂擦伤口; ● 清创: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予以清创; ●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他(如细菌)感染。 ● 伤口处置:任何一次受伤,都要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置。 ● 疫苗接种: 1.再次受伤发生在打前一次受伤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按原程序打完剩余剂次即可; 2.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受伤,一般不需加强接种; 3.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再次受伤,于第0、3天各打1剂狂犬病疫苗,共2剂。(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再次受伤才需打被动免疫制剂) 注意:当严重受伤(达到III级,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达到II级),除了打狂犬病疫苗,还要打“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可以!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比如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接触野生动物的研究人员、猎人等。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也可进行暴露前免疫。基础免疫程序为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以后每隔3至5年加强1剂。
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引起,它是一种厌氧菌,大多数在泥土、粪便、铁锈里存在,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存活。 但过于深的伤口因不容易与空气接触,形成了“无氧”的环境,则需要当心了。 被动物咬伤本身不会传播破伤风,但如果造成的伤口过深或伤口被污染,则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需及时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抑制剂(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疫苗。 此外,如果孩子按照国家免疫计划程序规范、科学接种疫苗,18月龄以上儿童已经接种4剂百白破疫苗,6周岁以上儿童已接种5剂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4剂百白破+1剂白破)。 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可持续5-10年。 理论上说,16周岁以内的儿童受伤后均不需接种破伤风疫苗。
最后,猫猫狗狗虽然可爱,但发生意外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出门遛狗,记得牵上狗绳
和宠物玩耍,也一定要记得保护好自己!
还要提醒大家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措施
是为动物/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