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 SMOKING


戒烟之难,许多人都深有体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因烟草使用导致超过800万人死亡,而中国现有吸烟者超过3亿人,戒烟成功率却并不理想。无数人尝试戒烟,却屡屡在戒断反应的痛苦中败下阵来。戒烟难,如何科学戒烟?

戒烟,让您的肺清凉一点
World No Tobacco Day


认识到戒烟的难度并非为了退缩,而是为了更有策略地应对。科学戒烟强调综合干预,而非单纯依赖意志力:

坚定动机与设定目标
明确“为何而戒”:列出戒烟对个人健康(降低肺癌、心脏病等风险)、家庭(保护家人免受二手烟危害)、经济、形象等方面的具体益处。时常回顾这份清单,尤其是在动摇时。
设定清晰目标:选择一个具体的“戒烟日”,提前告知家人朋友以获取支持。目标要具体可行(如“从X月X日起完全停止吸烟”)。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戒烟药物:这是科学戒烟的核心支柱之一,能有效缓解戒断症状,提高成功率。
尼古丁替代疗法:通过口香糖、贴片、含片、吸入剂、喷鼻剂等,向身体提供安全剂量的尼古丁,逐步减量,缓解戒断痛苦。
非尼古丁处方药:如伐尼克兰,作用于大脑尼古丁受体,既能减轻戒断症状又能降低吸烟快感;安非他酮,一种抗抑郁药,可减少吸烟渴求和戒断症状。
咨询医生:医生可评估个体情况,推荐最合适的药物方案,监控可能的副作用,并提供专业指导。许多医院设有专门的戒烟门诊。

认知行为疗法与行为干预
识别并管理触发点:记录吸烟日志,识别高风险的场景、情绪或活动。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如避开吸烟场所、用其他活动替代、深呼吸、喝水等)。
打破习惯链条:改变与吸烟相关联的日常流程(如饭后立刻散步代替吸烟)。
应对渴求感:认识到渴求感是暂时的(通常持续几分钟),会自然消退。学习“延迟满足”技巧(告诉自己“等10分钟再决定”),并运用分散注意力法(如运动、咀嚼口香糖、深呼吸练习)。
管理压力与情绪:学习健康的压力管理技巧(如运动、冥想、瑜伽、与人倾诉)和情绪调节方法,替代吸烟的应对方式。

构建强大的支持系统
告知亲友:明确告知家人、朋友、同事你的戒烟决定,请他们理解和支持,避免在你面前吸烟或递烟。
寻求同伴支持:加入戒烟团体(线上或线下),与其他戒烟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分享挑战与成功。
利用戒烟热线:很多地区提供免费的专业戒烟热线,可随时获得咨询和支持。

改变环境与生活方式
创造无烟环境:彻底清理家中、车内、工作场所的烟草、烟灰缸、打火机。远离吸烟场所和吸烟者(尤其在戒烟初期)。
规律运动:有效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控制体重增加(戒烟常见副作用)。
均衡饮食:多喝水,多吃蔬果,避免过多咖啡因和酒精(它们常是吸烟的触发点)。
充足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和应对戒断症状。

应对复吸与保持警惕
视复吸为学习机会而非失败:绝大多数成功戒烟者都经历过复吸。关键是从中分析原因(触发点是什么?应对失效了?),调整策略,立即重新开始戒烟。
长期保持警惕:即使戒烟数月或数年,某些强烈触发点仍可能引发渴求。持续运用所学到的应对技巧。庆祝每一个戒烟里程碑,强化成功感。

拥抱无烟健康未来
No Smoking



戒烟是一场与强大生理依赖和顽固心理习惯的较量,其难度不容小觑。然而,依赖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医疗支持(药物)、认知行为干预、有力的社会支撑和健康生活方式调整——能显著提升戒烟成功率。戒烟并非意志力的独角戏,而是一场值得借助一切科学工具与支持的自我健康革命。
请记住,每一次尝试戒烟都是向健康迈近了一步。即使经历波折,重新开始永远值得。寻求帮助是智慧与力量的表现。你值得拥有一个更健康、更自由的无烟未来。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三级达标单位,河南省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濮阳分中心,河南省肺结节联盟单位,濮阳市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质量控制中心、慢阻肺防治中心。目前共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78张,其中RICU重症床位8张;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人,医学硕士9人;分设呼吸危重症、肺部肿瘤、肺部感染、慢性气道疾病、血管疾病五个亚专业组,先后开设戒烟门诊、慢阻肺专病门诊、哮喘专病门诊、专家门诊、支气管镜室等。常规开展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技术、高流量湿化治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刷检/活检、支气管镜肺泡灌洗、NO呼气检测、肺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检查治疗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栓塞、肺结节、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区域领先。
THE END

供稿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王亚豪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