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中不正常的凝结就会形成深静脉血栓(DVT)。深静脉血栓(DVT)早期有症状的患者只有不到20%,所以在临床中很容易被医护人员和病人本身忽略。

深静脉血栓会造成哪些危害?
1
肺栓塞(PE)是指下肢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流到肺动脉,堵塞肺动脉,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如果血栓足够大会造成患者无法呼吸而死亡,一旦发病抢救时间很短。
2
血栓后静脉综合征(PTS)是由于堵塞下肢深静脉,造成血液回流不畅,破坏血管内部结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肿胀、麻木、慢性炎症和腿部溃疡。
深静脉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
外科手术(大手术,普通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后长期卧床人群;
肿瘤或接受化疗患者;
怀孕、产后年龄>40岁;
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
中风、肥胖人群;
特定家族病史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DVT病史。



深静脉血栓如何预防
1
基本预防
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尽可能多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多饮水。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控制体重等。
减少腹内压增加的因素,排便通畅。
踝泵运动——屈伸动作
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以上动作为一组,每次做20~30组,每天3~4次。

环绕动作
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度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活动频率和屈伸动作相同,可结合屈伸动作一起锻炼。
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绷腿练习方法:仰卧或坐在床上,绷直双腿,保持10秒, 再放松休息10秒。以上动作为一组,每次做20~30组,每天3~4次。
抬腿练习方法:用力上勾脚背,伸直腿并抬至20cm左右高度,维持10 秒,再缓缓放平后立刻抬起,双腿交叉进行,连续做10次,以上动作为一组,每次做3~4组,每天3~4次。
2
物理预防
物理预防是在血栓发生高峰期(手术开始到术后48小时)可以采用的预防方式。
间歇充气压力系统
模拟人走路时小腿腓肠肌作用原理,通过挤压下肢血管,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避免血流瘀滞,从而避免了DVT的发生。多种预防方式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抗血栓压力带
能在腿部从下往上提供梯度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避免血液瘀滞,避免DVT的发生。抗血栓压力带的优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没有出血并发症。

3
药物预防
由医生评估决定是否使用抗凝药物。
用药后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如发现身上有出血点、淤青或伤口渗血等不适,请及时就诊。
出院后,按医嘱服药,如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胸闷、 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神经外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是濮阳市医学重点学科,国家脑防委高级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综合卒中中心,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联盟成员单位。神经外科现有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医学博士2人,硕士10人;共有2个病区及重症监护室。主要开展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及显微外科手术,颅内肿瘤及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在微创手术治疗脑干出血,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神经内镜下治疗垂体瘤、颅咽管瘤,完全神经内镜下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等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全力以赴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END
供稿 | 神经外科一病区 胡志民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