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急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它涉及在紧急医疗救援人员到达之前,由现场目击者对受伤者迅速实施的初步医疗处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正确的急救措施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通过学习和实践创伤急救知识,我们可以在关键时刻成为守护生命的英雄。

当前夏季人们衣着单薄,皮肤裸露部位多,生活工作中又难免发生磕磕碰碰,相较于其他季节更容易受伤。加上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流汗多,体表和外部的细菌滋生过快,伤口易出现溃烂化脓,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夏季创伤紧急处理尤为重要。
常见创伤类型介绍
割伤
由利器如刀子、玻璃片牛皮纸纸边等切割皮肤造成,伤口边缘整齐。
刺伤
皮肤和组织被锐器如刀子、锥子、针、钉子等刺破,伤口小而深,细菌容易进入并存在于伤口深处,可能引起破伤风感染。
撕裂伤
主要为钝器所致,皮肤被铁钩带刺的物品划伤、咬伤,伤口裂开,边缘参差不齐,伤口污染较严重。
挫伤
人摔倒后被钝器或硬物击伤或撞伤,皮肤可能不破裂,受伤处淤血肿胀,严重的会造成骨折或内出血。
擦伤
多由于摔倒时擦伤皮肤,多在肘、膝关节和手掌处,常有沙土嵌入刀口内,容易引起感染。
创伤急救的要点
首先保持镇定,避免过度活动受伤的肢体,及时包扎止血、简易固定伤肢,及时就医或120急救处理。
01
快速反应:在紧急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快速确认现场安全,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判断伤员的状况,并迅速采取行动。
02
有效沟通:与伤员保持沟通,了解其伤情感受,以便更好地处理创伤,同时安抚其情绪,避免因恐慌或紧张导致的病情恶化。
03
初步评估:对重伤员要进行初步的评估,包括有无呼吸和脉搏、意识清不清醒、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是否有骨折及内脏损伤可能,同时需立即拨打120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先观察
如果发生创伤之后,首先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了解大致的问题,避免发生遗漏。

再救命
在检查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如果存在生命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避免造成死亡。

后包扎
抢救之后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快速止血,可以通过压迫法、绷带法等进行止血,避免造成失血性休克。

做好护理
在抢救时不要过于急躁,进行包扎时要注意手法以及顺序,要轻柔,防止创伤加重。

保护自己
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自己受伤。
不同创伤类型的紧急处理步骤
1
擦伤和割伤

◆清洁伤口:擦伤后,首先应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以清除表面的污垢和异物,减少感染风险。
◆消毒处理:清洁后,需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消毒能有效杀灭细菌,预防伤口感染。
◆止血包扎:若伴有出血,可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轻轻包扎,以保护伤口免受进一步污染,并促进愈合。
◆定期换药:擦伤后应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防止感染发生。
◆医院就诊: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
烧伤

◆立即冷敷烧伤部位:冷敷是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首要步骤。使用流动的冷水或冰袋包裹在毛巾中冷敷15-20分钟,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清洁消毒创面:冷敷后,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烧伤部位,去除污物和细菌。轻轻擦干后,涂抹抗菌药膏如磺胺嘧啶银霜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覆盖无菌敷料:清洁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覆盖创面,避免摩擦和外界污染。选择非粘性敷料,减少更换时对伤口的损伤。
◆避免使用家庭偏方:切勿在烧伤创面涂抹牙膏、酱油或黄油等物质,这些非专业处理可能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
◆对于重度烧伤或疼痛明显加剧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3
骨折与扭伤

◆固定:对于骨折,用固定物如:木板、夹板等固定伤处,减少患肢活动。
◆冰敷:对于扭伤,用冰袋冰敷伤处15-20分钟,减轻肿胀。
◆就医的时间窗:骨折尽早就医,扭伤如疼痛持续或扭伤部位明显变形,应尽快就医。

综上所述,恰当的创伤急救不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还能加速创伤的愈合过程。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妥善处理创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掌握了基础的创伤急救知识和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就能共同守护他人、自己以及生命的安全。
急诊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集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新生儿重症救护“五大中心”为一体,是濮阳市急救中心、濮阳市医学会急诊学分会主委单位,设有45张床位病区和10张床位EICU,检查检验、药品调剂等辅助科室设置齐全,均在急救核心区50米内,并配有全流程信息化系统,患者“上车即入院”,年急诊量13万余人次、急救出车9000余辆次。科室医护团队74人,其中医生28人,正高1人、副高6人,医学硕士12人,分为5个医疗组;常规救治急性心衰、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脑卒中、严重多发伤、颅脑损伤、药物中毒、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等危重症患者;DNT中位数28分钟,个例最短9分钟,时间窗内溶栓率达75%,创伤中心年均救治患者5000余人次,手术治疗3000余人次,急危重症、疑难病症救治能力区域领先,24小时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END
供稿 | 急诊科 邵洋
编辑 | 魏馨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崔建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