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正确看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一指标
健康科普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定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是一种携带胆固醇向体内细胞输送的脂蛋白。胆固醇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但高水平的LDL-C可能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ASCVD)发病的风险。因此,LDL-C通常被视为“坏”胆固醇,这一观念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指标,也就有了上面的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从3个临床常见的场景来展开这一话题。


没有基础病,体检时发现LDL-C高于正常,需要用药么?
PART.01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被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拿着一份血脂的报告,指着LDL-C这一栏问道:这个指标升高了,我是不是得吃他汀了?
其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的最新ASCVD的危险人群划分标准,对于那些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肥胖、吸烟”且同时满足LDL-C<4.9mmol/L或TC<7.2mmol/L的患者,我们将之归到罹患ASCVD的低危风险人群,这些患者只需要将LDL-C控制在3.4mmol/L以下即可。
对于这一类患者,不一定需要立即使用降脂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调整血脂水平。

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LDL-C控制在多少合适?
PART.02

如果您40岁以上且患有糖尿病,或者患有高血压且控制不佳(高压>160mmHg或低压>100mmHg),同时又有抽烟的习惯或者肥胖,或是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这时候就得小心了。
同样是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这一类患者被划分为中高危人群,需要将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降血脂的方案除了上面提到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还需要通过口服药物来达到目标值,此时多口服一种降脂药即可,一般为他汀类。
PART.03
得了心血管疾病,LDL-C越低越好么?

01
不一样的疾病程度,LDL-C的控制指标不一样;①对于那些发生过多次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ASCVD)事件,或发生过一次严重的ASCVD事件,且伴有多个高风险因素(早发冠心病:男性55岁以下,女性65岁以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吸烟)的患者,定义为超高危人群,其LDL-C的理想水平应<1.4 mmol/L,或较基线水平降低幅度≥50%。②对于不符合上述标准的ASCVD患者,定义为极高危人群,其LDL-C的理想水平应<1.8 mmol/L,或较基线水平降低幅度≥50%。


02
现行的临床研究告诉我们,LDL-C越低,ASCVD的患病风险就越低,同时其累积暴露量越低(积累值),ASCVD也就越低。顾名思义,“LDL-C越低越好”,有没有一个度呢?——1.0mmol/L左右,再低,其获益与风险比就不得而知了。那么,如何达到这个指标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外,就得引入一些新型的降脂药物,包括一些注射制剂——PCSK9i、siRNA制剂等,在这些药物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达到上述要求。


通过上述几个临床常见问题的讲解,相信大家对LDL-C这一项指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虽然“作怪多端”,但也绝非一无是处,其运送的胆固醇同时也是细胞膜构建、激素合成等生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而,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这一指标,不可盲目听信一些不正当言论,使自己陷于恐慌。
若您仍不清楚自己应归属于哪一类人群,请积极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END

供稿 | 内分泌科 孙高洁
编辑 | 宣传科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