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釉细胞瘤
-健康科普-

01
什么是成釉细胞瘤?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约占牙源性肿瘤的60%以上,多发生于成年人。2017年WHO肿瘤分类中把成釉细胞瘤这一名称专用于指实性(多囊性)骨内型成釉细胞瘤,另外单列了单囊性、骨外(外周)型和转移性成釉细胞瘤三种类型。
成釉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颌骨牙源性肿瘤,虽为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浸润性、侵袭性,术后复发率高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因此临床上也称其为“临界瘤”。

02
临床症状
①颌骨膨隆:可触摸或直接观察到颌骨(尤其是下颌骨)异常隆起、增长缓慢。
②面部畸形:两侧面部不对称,可见或触及局部肿胀。
③牙松动、移位、脱落:随肿瘤生长压迫可引起骨及牙根吸收,除感觉牙齿摇晃之外,还可表现为咀嚼食物时不舒服或无法施力,发现牙齿位置改变或牙缝变大。
④张口受限:肿瘤扩大后可能影响颌骨运动,表现为无法大张口,影响进食。
⑤唇颊麻木不适:由肿瘤压迫下颌骨内下牙槽神经导致,对应侧面部及唇,感到发木、发麻。
⑥皮肤破溃流脓:发生感染后可出现,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破溃或切开后流出脓液。
⑦其他症状:发生于上颌骨的成釉细胞瘤还可能导致鼻阻塞、眼球突出等,肿瘤过大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即肿瘤造成骨折)。

03
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进行初步诊断。其X线表现为: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伴阴影,单房比较少见。因其有局部浸润性,故周围囊壁边缘常不整齐,呈半月状切迹,囊内牙根尖也有不规则吸收现象。
常表现为4种类型:
①多房型:有清晰骨间隔,分房大小不等;
②蜂窝型:由大小基本相同的小分房组成;
③单房型:为单房囊状影像,边缘分叶状;
④局部恶性征型:表现为颌骨无膨胀,但相邻骨皮质和房室间隔消失。

04
如何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是成釉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等可以采取不同术式。
对于囊性(壁性)成釉细胞瘤可采用开窗减压术,减小囊腔内的压力,促进周围骨质进行自我修复,使范围较大的成釉细胞瘤明显减小,减小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但需要定期复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因成釉细胞瘤有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单纯的摘除术或切除术,术后较容易复发,须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行下颌骨边缘性切除,以保存下颌骨的连续性。对于较大的成釉细胞瘤应将病变的颌骨节段性切除,以保证术后不再复发,可术中同期行重建板固定或血管化腓骨肌皮瓣移植术,来恢复术后的面型。

05
术后注意事项
尽管成釉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但复发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长期随访。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有助于监测肿瘤的复发情况。

06
如何预防?
晚期的成釉细胞瘤常出现面部畸形、组织侵犯而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和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疾病更要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面部存在肿胀、膨大时应尽快至医院接受治疗。对于确诊成釉细胞瘤的患者,术后更应该定期复查,在肿瘤有复发和恶变倾向时尽快干预。

本期供稿专家
谷爱玲
口腔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诊室位置:门诊三楼南侧外科第一诊疗区3号诊室


END
供稿 | 谷爱玲
编辑 | 井静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