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裂孔疝
健康科普



近日,我院胸外科一病区接诊一位患者——Z先生,65岁,自述反酸、烧心6个月。在此期间,Z先生无明显诱因反酸、烧心,进食及平躺后症状更明显,反酸可至咽喉部,呛咳,食物可从口腔及鼻腔溢出,经诊断为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口服相关药物后效果欠佳,后期上述症状加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
01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腹腔脏器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食管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顺行而下,与胃相连。食管裂孔疝是指食管以外的腹腔脏器、组织通过扩大的食管进入胸腔的现状。轻者表现胃灼热、反酸等,重者出现吞咽困难,裂孔较小无需治疗,较大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02
食管裂孔疝分型

一般临床中根据解剖部位将该疾病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Ⅰ型疝、Ⅱ型疝、Ⅲ型疝、Ⅳ型疝。
Ⅰ型疝
是食管裂孔疝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型,主要是胃食管连接部疝入胸腔。
Ⅱ型疝
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食管旁疝,该分型的患者胃食管连接部一般处于正常的位置,但是少量胃底会通过裂孔进入到患者的胸腔内。
Ⅲ型疝
是Ⅰ型疝和Ⅱ型疝的混合型,主要是只要患者胃食管连接底部和胃底都通过裂孔处进入到了胸腔内,这种分型约占食管裂孔疝的90%。
Ⅳ型疝
一般是指除了胃以外腹腔内结肠、小肠以及大网膜等脏器一起通过裂孔进入到了胸腔内,属于该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个分型。

03
食管裂孔疝的成因

食管裂孔疝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01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裂孔的肌肉组织及膈食管膜弹力组织逐渐萎缩和弹性减退,导致裂孔松弛而增宽。

02
膈肌功能异常
膈肌是负责呼吸的重要肌肉,其过度松弛或受损也会增加食管裂孔疝的风险。

03
腹压增加
长期咳嗽、频繁举重、肥胖等因素都会增加腹腔内压力,促使胃等脏器通过裂孔进入胸腔。

04
临床表现

食管裂孔疝的症状多种多样,可能包括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反酸、嗳气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饭后或弯腰时加重,因为在这些情况下,胃内的压力会增加,使得更多的胃部组织被推入胸腔。

05
如何治疗?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 非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包括改变生活习惯(如减少食量、避免弯腰、保持体重正常等)、药物治疗(如抗反流及保护食管黏膜药物)等。
■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即通过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加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腹壁打4-5个0.5-1cm的小孔就能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小时左右,一般术后第1-2天即可进食,3-4天即可出院。

06
如何预防?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均衡营养

很多人的胃病都是长期饮食不规律、食物不合理造成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要想身体健康,好好吃饭、规律饮食非常关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食物经过充分咀嚼后再下咽。多吃天然新鲜的食物,避免过于粗糙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C缺乏,是食道癌、胃癌高发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降低疾病风险。食物清淡,低盐少调料,忌过冷、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油炸、熏制、腌制食物。高盐饮食会增加胃酸分泌,且会增加胃癌风险。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腌制食品、发霉的食物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要避免食用。
远离烟酒以及浓茶、浓咖啡

浓茶、浓咖啡都对消化道有很大的刺激性,会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吸烟是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哪怕生活中其他方面都非常合理健康,吸烟也是多种疾病的诱因。酒精则会使胃黏膜产生红斑和腐烂损伤,会刺激胃酸分泌而加重胃黏膜损伤。如果已经有消化道溃疡,咖啡会加重消化不良症状和胃酸分泌。
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心理因素对消化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持续过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抑郁等精神因素,会对溃疡的发生和复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压力过大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情绪、心态都会引起胃肠症状,长期的不良情绪也会破坏免疫系统,增加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
注意保暖
天气寒凉的季节,也是胃病的高发期。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引发胃肠道症状或使原有的胃病加重。
适量运动

生活不规律的人往往运动严重不足。运动增强体质,可整体提高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仅饮食要注意,更要重视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好处。

胸外科一病区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一病区开放床位46张,科室医护团队20人,其中医生8人,护士12人,拥有胸腔镜、超声刀、纤维支气管镜、气压治疗、机械辅助排痰仪等先进设备,常规开展肺癌、肺良性肿瘤、食管癌、食管裂孔疝、贲门癌、纵隔肿瘤、气胸、手汗症、漏斗胸、肋骨骨折、肋骨肿瘤等胸外科相关疾病诊治工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郑大一附院、河南省胸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门诊位置:门诊一楼西侧15号诊室
病区位置:住院三部12楼胸外科一病区
护士站电话:0393-6163120
医生办公室电话:0393-6163121
END
供稿 | 辛五群
编辑 | 井静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