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息肉
知多少
健康科普


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胃肠道粘膜向胃或肠腔隆起的多余赘生物。按形状可分为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和无蒂息肉;按发生部位可分为胃息肉、肠息肉。胃肠道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多数胃肠道息肉是通过体检发现的,部分患者是因身体其他不适进行胃镜、肠镜检查时发现。如果息肉特别大,可能会引发腹痛、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发现息肉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发生癌变。

哪些原因会导致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胃肠息肉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胃肠息肉的病史,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在胃肠息肉的形成中起着一定作用,但并非唯一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会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引起炎性反应,造成胃粘膜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从而促进胃息肉形成;幽门螺杆菌也可促进胃泌素分泌,胃泌素会刺激肠道粘膜增生,从而促进肠息肉形成。
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会促使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物有关,部分患者停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这也是一部分有胃息肉的患者来做胃镜但镜下找不到息肉的原因。
十二指肠液中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损害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炎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
如过量饮酒、长期吸烟、进食较多红肉(牛羊肉)、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烧烤食物,较少进食新鲜蔬菜。

胃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胃肠息肉可能会导致出血、梗阻、溃疡、感染等并发症,部分严重的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息肉组织学可分为3类:
据统计,胃镜检查中发现胃息肉,约80%为炎性、增生性息肉,约20%为腺瘤性息肉。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高,一般在25-50%之间,甚至有高达66.5%的报道,息肉越多越大,癌变的几率就越大。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而半数以上的结肠癌变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息肉的生长速度缓慢且隐蔽,所以早诊早治是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发现胃肠息肉需要治疗吗?

事实上,满足下列条件的胃肠息肉应该及时切除:
■ 明确诊断为腺瘤性息肉的,因其有恶变倾向,原则上主张一经发现及时治疗。
■ 经病理活检证实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疑癌变或已经癌变的,也应视具体情况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或外科手术。
■ 因胃肠息肉导致身体不适如腹痛、腹泻,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进行切除。
■ 若因胃肠息肉引起消化道出血,则应在止血后再进行息肉切除。
■ 家族性息肉病也应积极治疗。除了上述提及的情况,个别非肿瘤性息肉,如果体积小或者没有症状,可以密切随访。目前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广泛普及,这一微创手术为患有胃肠息肉的人群提供了更多选择。因此根据患者意愿,对无症状患者,亦可切除息肉。

胃肠息肉该如何治疗呢?

一般不需要开刀,胃肠镜下即可完成。常用的镜下切除方法有:
■ 活检钳息肉切除术;
■ 内镜下息肉冷切术;
■ 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息肉切除术后我们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 根据息肉大小术后禁食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 恢复饮食后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不吃腌制品;
■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密切关注大便情况及头晕、乏力情况,若有较大量血便或黑便及明显头晕、乏力,要及时就诊。
■ 注意追踪病理结果,必要时追加手术。
■ 根据不同病理结果定期复查胃肠镜。

胃肠息肉切除后,如何科学随访呢?

(一)对于一些增生性胃肠息肉,其生长速度很慢,患者可在术后1-2年随访1次;
(二)如果有胃肠息肉病史或家族史,应该1-3年复查一次。
(三)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复查1次,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年查一次。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3-6个月再复查一次,此后的复查频度请遵医嘱:
1.首次肠镜检查因肠道准备不好,影响检查视野者;
2.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4.大于1cm的广基息肉;
5.大于1cm的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重度异型增生者;
6.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下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如何有效预防胃肠息肉?

■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 科学治疗便秘;
■ 少吃辛辣、腌制、 盐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控制肉类摄入量;
■ 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烟酒中的尼古丁、乙醇等对胃粘膜刺激较大,是胃病的常见诱因,不建议长期使用;
■ 保持良好的心态,胃肠道是情绪器官,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是胃息肉的诱发因素。
■ 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内镜目前可作为消化科疾病诊断“金标准”,胃镜下可以最直观地观察并处理病灶,建议定期复查胃镜,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期供稿专家
程晓华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每周四、周五、周日全天
诊室位置:门诊二楼北侧内科第二诊疗区2号诊室

END
供稿 | 程晓华
编辑 | 井静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