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溶解综合征
健康科普

癌


什么是肿瘤溶解综合征?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肿瘤学急症,因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迅速裂解导致。其经常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表现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代谢异常程度有关,轻症者可无明显不适感。症状广泛而无特异性,其严重程度和释放入血内的肿瘤细胞内成分水平、起病急缓、基础疾病程度相关联。可表现为高钾、高磷酸盐、低钙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应症状。
轻度高尿酸血症仅表现为少尿、厌食、乏力、头晕和头痛等不适:随着尿酸浓度的升高,可以出现无尿、贫血、呕吐、腹泻及呼吸深长等临床表现。
高钾血症可引起感觉异常、四肢软弱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呼吸肌麻痹而导致呼吸困难,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
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可导致指端感觉麻木、刺痛、面肌及手足痉挛,并可引起意识障碍。

如何鉴别肿瘤溶解综合征?
有学者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联合化疗后,提出化疗后4d出现血钾、血磷、血清尿素氨和尿酸升高25%,或血钙降低25%。符合以上两项者可诊断为“实验室肿瘤溶解综合征”。如果同时血清钾>60mmol/L,或肌酐>221 μmol/L,或血清钙<1.5mmol/L,则为“临床肿瘤溶解综合征”。其中血尿酸浓度高于417 μmol/L(7mg/d1)时,可诊为高尿酸血症;血磷水平高于2.56mmol/L(8mg/d1),可诊为高磷血症。

如何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
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化疗前24小时开始给予别嘌呤醇600mg/d,口服,持续用药1-2天。此后可给予别嘌呤醇,每日300mg口服。对于需要立即抢救的病人,给予相同剂量的别嘌呤醇,并需要碱化尿液(pH>7),静脉输注含0.4%碳酸氢钠的溶液和利尿剂,使尿量维持在100-150mL/h。在给予足够液体后,如果未达到理想尿量,可静脉给予呋塞米20mg。若尿pH<7.0,增加碳酸氢钠用量或每日四次口服乙酰唑胺250mg。

如何监测肿瘤溶解综合征?
对有发病危险者,在进行化疗前及化疗期间应至少每日一次测血清电解质、磷、钙、尿酸、肌酐水平。对于高风险病人(例肿瘤体积大的高度恶性淋巴瘤)在治疗开始后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每6小时检测上述的实验指标。检测过程中,一旦血清值发生异常,即应给予适当的治疗,并且每6至12小时重复检测异常的值,直至化疗完成或达正常实验室值。

如何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
确诊后,必须给予足够的半生理盐水水化治疗,口服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高磷血症。可用多种方法治疗高钾血症,但从机制上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胰岛素或碳酸氢钠);二是使钾快速排出体外(速尿促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促其通过肠排出)。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并长期监测心律,直至高钾血症纠正。对继发于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潜在性心律失常,可以通过静脉给予钙剂保护心肌。

推荐的治疗方法如下:
■ 血清钾不高于5.5mmol/L,增加静脉输液量,生理盐水和静脉给予呋塞米一次(20mg)即足够。也可用碳酸氢钠2安瓿(89mmol/L)替代生理盐水加入1升5%葡萄糖或水中给予。
■ 血清钾水平在5.5-6.0mmol/L之间,增加静脉输液量和呋塞米的用量,并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30g和山梨醇。
■ 血清钾水平高于6.0mmol/L或有明显心律失常者,应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首先静脉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然后增加静脉液体输入量及呋塞米剂量加50%葡萄糖20mL和10单位的普通胰岛素。亦可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和山梨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病人或左心室功能减退的病人禁用,透析可用于顽固性高钾血症。
肿瘤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是河南省癌症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河南省癌症中心濮阳分中心,河南省肿瘤临床培育专科,濮阳市肿瘤质量控制中心,濮阳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肿瘤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肿瘤内科住培基地/实习进修基地。目前科室共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119张。科室共有医护人员5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学硕士16人。科室常规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内分泌、靶向、免疫、生物及姑息治疗,适时选择联合肿瘤适形调强放疗、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开展静脉置管连接便携式微量泵输注化疗药物技术,不断引进新药采纳新药方案治疗相关肿瘤,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开展首例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满意疗效,填补了我市该项目的空白。参与多项省内外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果。增设癌痛诊疗门诊推行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年均门诊16800人次、住院患者6300人次。挑头成立肿瘤治疗中心,积极开展各系统肿瘤的 MDT 多学科诊治,胃癌、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腔内化疗,建立无痛病房,严格按照癌性疼痛三阶梯原则,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已取得代表性科研成果:2016年获得濮阳市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2017年主持的科研项目“VEGF及其受体KDR,FLT-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2020年主持在研科研项目“CEACAM1和CD105对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的作用”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承担着全市肿瘤科会诊及健康帮扶任务,年均会诊1300余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整个濮阳市的肿瘤科诊疗水平发展,全力以赴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END-

供稿 | 董利
编辑 | 井静
初审 | 张晖
复审 | 李伟琳
终审 | 陈水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