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5日
是第16个“世界手卫生日”
今年的口号是
为什么宣讲手卫生知识仍然十分重要
因为有助于在卫生保健服务中
阻害病菌传播
宣传视频
什么是手卫生?

● 手卫生:指医务人员在从事执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 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搓揉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为什么要重视手卫生?

每个人的双手携带很多细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可不是肉眼能看到的。所以,即使手上没有肉眼可见的污物,并不代表手是干净的。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个人卫生和公共健康的基础,正确完成洗手法可减少90%以上手部细菌。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清洁双手依然有很多问题与误区。
五个重要时刻要及时洗手

在医疗环境中,手卫生有5个重要时刻,概括为“二前三后”,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后、接触患者后,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日常生活中这些情况也应及时洗手

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用餐前,上厕所前后;
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钱币等)后;
接触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
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
接触动物或动物粪便后。
洗手的常见误区

#01
不脏不洗
手上的病菌肉眼无法看见,不脏不洗只会增加“病从手入”的机率。
#02
以擦代洗
手绢、纸巾等只能简单擦去手上污物,不能清除手上病菌。有的湿纸巾含有丙二醇、苯扎氯铵等化学成分,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
#03
用盆接水洗手
水盆里的水是不流动的,洗手时病菌都残留在盆里,手是洗过了,但是达不到洗干净的程度,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04
洗手时间过短
泡搓时间短、冲洗遍数少,对去除病菌作用不大。
#05
仅用清水洗手
单纯“水洗”,不用肥皂或洗手液,病菌是洗不掉的,大量的病菌依然还停留在手上。
#06
洗手后再次污染
很多人在洗手后,湿手会随意在衣服上或重复使用的干毛巾上擦拭,易导致再次污染。
如何有效洗手?

“正确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通过搓、冲、干等的动作把手上不干净的东西洗掉。
湿:用流动自来水湿润双手。水温不可过低或过高,一般10~20℃适宜。
涂:用适量的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搓: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至少15秒,特别要注意大拇指、指缝、指甲缝、皮肤的皱褶处等。
冲:干净的流动水下彻底洗净双手。
干: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一次性毛巾擦干双手。
七步洗手法

步骤一: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步骤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步骤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步骤四: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步骤五: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步骤六: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步骤七: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
清洗双手
“手”护健康
让健康从您的双手开始吧!
您学会了?
供稿:感染预防与控制科(公共卫生科) 刘静
编辑: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