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期乳腺炎
健康科普

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
常见于哺乳期女性的乳腺炎疾病
可发生于哺乳期的任何阶段
当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
甚至会进展为乳腺脓肿
当哺乳期遇上乳腺炎,
宝妈应该怎么办呢?
还能继续哺乳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是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或不伴细菌感染。

当发生乳腺炎时,乳房以及身体可能会有如下表现:乳房疼痛,排乳不畅,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形状为楔形或不规则形,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乳房皮肤可出现红、肿、热、痛,病变区域皮温升高,有压痛;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全身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


诱发因素

哺乳间隔时间过长,宝宝不吃奶等,若不及时排空乳房,容易导致乳汁淤积,长时间就会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起乳腺炎。另外,乳头破损、乳房外伤、妈妈过度疲劳或严重的负向情绪等也会影响。
具体因素有如下几点:
● 乳头皲裂;
● 乳房外伤:如乳房受挤压、婴儿踢伤、用力按摩等;
● 过度排空乳房造成乳汁过多;
● 哺乳间隔时间过长;
● 因婴儿因素导致的母婴分离;
● 母亲过度疲劳或受严重负面情绪影响;
● 婴儿腭裂或舌系带过短等导致衔接困难;
● 既往乳腺炎病史。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用于判断是否伴有细菌感染;伴有高热者可进行血培养、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乳腺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有助于判断乳汁淤积、哺乳期乳腺炎及乳腺脓肿的有无、范围及治疗后效果的评价等。

得了乳腺炎还能继续哺乳吗?

乳腺炎主要分三种类型:乳汁淤积型、急性炎症型、脓肿形成型。如果体温超过38.5°c是不建议哺乳的。但如果体温正常是可以哺乳的。如果患有乳腺炎的产妇只有乳房红肿,还没有成脓,排出的乳汁在外观上与正常乳汁无异,可以坚持母乳喂养。这样既不会对婴儿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减轻乳腺炎,促进乳腺炎的好转。
当乳腺出现局部化脓时,患病一侧的乳房要停止哺乳,并且要将乳汁排出。另外一侧健康的乳房还可以哺乳。在感染严重的时候或脓疡切开引流或发生乳瘘时才应完全停止哺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回奶的措施。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治疗,只要把握以下5个原则即可:
● 定时排空乳房:未形成脓肿的乳腺炎仍可以继续哺乳,每3个小时需排空一次乳房,必要时可借助吸奶器;
● 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乳头损伤,乳头损伤容易让病原体入侵加重乳腺炎;
● 局部中药外敷:可用芒硝外敷于乳房硬块明显处,有利于肿块软化吸收;
● 康复理疗:建议至康复科或理疗科,专业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以帮助排出淤积乳汁,刺激泌乳反射,保持乳管通畅,减轻乳房肿胀。
● 抗感染治疗:通过以上措施仍未能明显好转,乳房疼痛加重甚至发烧者,可能需要口服或者静滴抗生素,甚至需要穿刺引流。
不规范的治疗常会导致乳腺炎反复发作,甚至进展为乳腺脓肿,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同时,对患者坚持母乳喂养也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宝妈们及时至甲状腺乳腺外科专科就诊,规范治疗。

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如此之痛,哺乳期间如何避免乳腺炎呢?
1.采用正确的哺乳方式
宝宝吮吸妈妈乳头时嘴巴要含接整个乳晕,含接不当可能导致乳头破损。乳汁是细菌理想的培养基,一旦乳头破损,将大大增加哺乳期乳腺炎的风险!正确哺乳,定时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

2.乳头损伤需及时处理
乳头皲裂:因干燥出现乳头皲裂,可用羊脂膏外涂。
乳头破损:因宝宝含接不当导致乳头破损,可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处理。
3.注意休息,避免压迫乳房
宝妈休息不好,情绪焦虑、生气、抑郁等,也会容易诱发乳腺炎。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悦的心情,对宝妈们很重要。尤其是夜奶频繁的宝宝,宝妈要注意和宝宝同步休息。同时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也很重要。
休息时尽量平躺,侧躺时应注意不要压到乳房。平时穿戴内衣也要合适,过紧的内衣也可能会导致乳汁淤积。
超声诊断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现有医师53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30人,研究生导师1人、医学硕士22人,共分有4个检查组,配有高端彩色超声诊断仪近50台,搭载超声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AI诊断系统),年均开展超声检查40万余人次,开展超声介入、造影及消融手术近3000台。
咨询电话:0393-6162471
供稿:屈昭慧
编辑: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