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功能锻炼
健康科普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是患者提高主动呼吸能力
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天,带大家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
01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的呼吸道引起的感染。根据其部位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02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
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轻症:鼻塞、流鼻涕、喷嚏、干咳、咽痒、咽痛、食欲减退、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
重症:全身症状,婴幼儿起病急,多有高热,常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烦躁不安等,甚至高热惊厥。
03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环状软骨以下的部位,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可通过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三个途径侵入患者的下呼吸道,造成感染。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痰呈脓性、黏稠或血性,并可伴有胸痛(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气促,严重时还可出现呼吸困难。
04

呼吸道感染是如何传播的?
呼吸道感染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播方式为经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气溶胶等,也有一部分是经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的。
(1)空气传播:患有结核、新冠、流感病毒等各类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其呼吸道分泌物中会含有病原体,在患者打喷嚏、咳嗽时会将病原体排出到周围空气中,这时如果健康人吸入一定量的病原体后就可能致病。
(2)接触传播:有些呼吸道传染病也会通过此种方式传播,比如新冠患者含有病原菌的体液如呼吸道分泌物、眼泪等可能会遗留在周围环境、物品中,只要有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健康人也可能会患病。
05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1. 减少非必要外出,若外出需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
2.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
3. 日常保持勤洗手、勤通风的良好生活习惯。
4. 定期对孩子的玩具、居住环境进行清洁。

除了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呼吸锻炼也很有必要。有效的呼吸锻炼不仅可以帮助提升肺的通气效率,促进排痰,还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再次发生。下面为大家带来三个呼吸锻炼动作。
01
缩唇呼吸
轻闭嘴唇,用鼻缓慢吸气,默数3秒;然后像吹蜡烛一样将嘴唇缩拢,慢慢地呼气,默数6秒。
02
腹式呼吸
将双手放在腹部或下肋部,鼻吸口呼,吸气时鼓肚子到最大程度,吐气时腹部下沉到最大程度。注意尽量不要抬升胸部,最大程度动员膈肌,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
03
扩胸活动
鼻吸口呼,吸气时做扩胸运动,呼气时收回双臂;再吸气时外展双臂,呼气时收回双臂;再吸气时上举双臂,呼气时收回双臂。
以上三个动作站着、坐着、平躺着做都可以,每天3次,每次做3组,每组做10个。
如果呼吸锻炼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感,如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及视物不清等情况,要及时暂停并休息。患有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不稳定骨折等疾病者,训练前应先咨询医生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三级达标单位,河南省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濮阳分中心,河南省肺结节联盟单位,濮阳市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质量控制中心、慢阻肺防治中心。目前共有2个病区,开放床位78张,其中RICU重症床位8张;现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研究生导师1人,医学硕士9人;分设呼吸危重症、肺部肿瘤、肺部感染、慢性气道疾病、血管疾病五个亚专业组,先后开设戒烟门诊、慢阻肺专病门诊、哮喘专病门诊、专家门诊、支气管镜室等。常规开展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技术、高流量湿化治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刷检/活检、支气管镜肺泡灌洗、NO呼气检测、肺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检查治疗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栓塞、肺结节、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区域领先。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张潇雨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