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科普
秋冬易发脑卒中,这些防治要点须谨记→
日期 2023.10.31
来源 濮阳市人民医院
A
A
手机阅读本文

图片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也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突然堵塞或破裂所导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占80%。

       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属于这一类。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所以脑卒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脑卒中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任何个体来说,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存在,将增加脑卒中的发病概率。要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首先,应使公众知晓卒中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做好预防。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脏病、饮酒,有研究显示对房颤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知晓率最低,仅有7%。

高血压

 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正相关,并呈线性关系。研究表明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卒中相关风险约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吸烟

 可以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血管硬化、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尼古丁还可刺激交感神经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其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系数比值是1.9。吸烟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升高2-4倍。长期被动吸烟者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中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1.8倍。


糖尿病

 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可以使卒中的风险增加3-4倍。

血脂异常

 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总胆固醇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相对风险升高25%。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是明确的卒中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率为每年1%-3.4%。


肥胖

 肥胖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病,这与肥胖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分不开的。国内研究表明,肥胖者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系数是2.0。


饮酒过量

 过量饮酒使卒中风险升高。


其他

 包括其他心脏病、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缺乏活动、睡眠呼吸暂停、口服避孕药、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血流动力学异常等。




如何防治脑卒中?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01
高血压

防治措施包括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膳食中脂肪含量、减轻体重、适当体育运动、减少饮酒量及长期坚持降压药物治疗。普通高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年龄>65岁)收缩压一般应将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H 型高血压病”是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有研究显示,中国成年高血压病患者中H 型占 75%,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 (补充富含叶酸、VitB12的食物如猕猴桃、菠菜、黄豆) 和药物治疗控制H型高血压。


02
糖尿病

(1)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部分患者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或糖耐量试验,以尽早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

(2)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改进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理想血糖控制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糖波动均控制良好,一般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卒中的风险。


03
血脂异常

(1)绝经后的女性和 40 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 建议脑卒中高危人群定期(3~6个月) 进行血脂检测。

(2)血脂异常者依据其危险分层决定血脂的目标值。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血脂的调控目标,将LDL-C降至2.6mmol/L以下。但已发生心血管事件或高危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首选降脂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


04
吸烟

建议吸烟者戒烟,不吸烟者避免被动吸烟。可通过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综合性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以减少吸烟导致的卒中风险。


05
饮酒

饮酒应适度,不要酗酒;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男性不应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2.5g。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预防脑血管病,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06
心房颤动

(1)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房颤动(房颤) 。对于65岁以上的人群,建议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联合脉搏评估进行房颤筛查; 高危患者长程心电监测可提高房颤检出率。

(2)应根据房颤患者危险因素分层、出血风险、患者意愿以及是否有条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进行个体化抗栓治疗。有任何一种高度危险因素(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动脉栓塞)或≥2种中度危险因素(如年龄超过7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的心房颤动患者,应选择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仅有一种中度危险因素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抗凝治疗。

(3)对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可行左心耳封堵术。


07
膳食和营养

每日饮食种类宜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采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较低的均衡食谱。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推荐的食盐摄入量≤6g/天。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


08
劲动脉斑块和狭窄

对于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危险因素; 对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或斑块伴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无论血脂是否异常,均应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而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如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且血脂正常,可根据斑块性质和用药的风险获益比确定是否他汀治疗。对于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 70%~99%) 的患者,或卒中高危患者(狭窄>70%、预期寿命>5年),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做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09
阿司匹林

推荐在卒中风险足够高(10年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为6%-10%)的个体中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日50-150mg)进行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低危人群的卒中一级预防。不推荐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卒中一级预防。对于已发生非心源性卒中患者推荐抗血小板治疗。可单独应用阿司匹林(50-325mg/天),或氯吡格雷(75mg/天),或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缓释的双嘧达莫(分别为25mg和200mg,2次/天)。


1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非妊娠、非哺乳期的普通人群可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类增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 高血压病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型高血压病) 的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酌情加用叶酸可能会减少脑卒中风险。


11
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对脑卒中或TIA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预后。


12
偏头痛

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有可能降低有先兆偏头痛女性患者的脑卒中风险,但应避免过度使用收缩血管的药物。不推荐采用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


13
运动和锻炼

(1)适当的的身体运动可降低脑血管病风险,建议采用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力活动之前,应考虑心脏应激检查,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运动幅度,个体化制订运动方案。

(2)建议健康成人进行每周至少5天、每天30-45分钟的体力活动, 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

(3)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进行2~3分钟 的身体运动。


14
超重与肥胖

超重和肥胖者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减重可使血压下降,也可降低脑卒中风险。


15
腔隙性脑梗死

一些老年患者因其他疾病或症状进行影像检查时,发现有“腔隙性脑梗死”,然而这些患者并没有肢体麻木、无力或言语不清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或“静止性”脑梗死( 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 。SBI 患者是罹患脑卒中或认知障碍的高风险人群,对其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可能降低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但过度治疗又会带来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经济、精神负担。

建议:(1)确定为 SBI 患者,积极筛查脑卒中危险因素; 

(2)单一腔隙性脑梗死,不伴血管病危险因素者,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3)伴有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根据指南进行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4)不建议针对无症状的腔隙性梗死灶进行过度治疗。



温馨提醒



对于一些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可能仅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是不够的,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这些基础疾病,进而降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切勿私自服药。


医保病历复印

关于省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各种国家政策的介绍与公告

立即进入
新农合服务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

立即进入
远程会诊

为实现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立即进入
人才招聘

促进学科建设,优化人才梯队,濮阳市人民医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立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