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中暑 中暑先兆 在高温环境下一定时间后,需要高度关注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症中暑 热痉挛 出现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可伴有眩晕、晕厥,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 热射病 体温超过40℃,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如何快速救治 1 移离 2 降温 3 补液 4 复苏 5 转运
如何做好重点预防中暑 加强中暑科普教育 提高大众对中暑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避免中暑的发生。重点要知道:避免将儿童置于过度高温高湿的环境,独自留在密闭机动车内等;了解中暑早期预警症状;减少热暴露时间,降低活动强度等。 备足饮用水 备好防暑降温饮品、食品,如糖盐水、盐茶水、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0.1%~0.2%、水温8℃~12℃为宜)、绿豆汤等。 做好防晒 在户外活动时,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最好穿UVB阻隔率在99%以上的防晒服,透气吸汗还减少闷热感。 备好防暑药物 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或工作,应配备急救药品和物品,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生理盐水等防暑药品,以及冷水、冰块或化学冰袋、冰水毛巾等降温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