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病房来了一名急诊患者,男,15岁,一天半前因深蹲后出现乏力、双下肢疼痛,当时未在意,半天前出现双下肢疼痛加重,尿色加深,茶水色,来我院急诊。查肌酸激酶21151U/L,肌酸激酶同工酶597U/L,急诊以“横纹肌溶解症”收住院。
男孩正值少年,平时身体素质良好,是什么原因造成横纹肌溶解呢?横纹肌溶解的症状有哪些?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横纹肌溶解症 并不是说肌肉真的被“溶解”了。而是指各种病因导致横纹肌细胞被破坏,细胞内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液和血液循环中,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尿色异常,呈茶色或酱油色,受累肌肉疼痛肿胀,乏力等。实验室检查有肌红蛋白尿、血肌红蛋白升高、肌酸激酶升高等。如合并肾损伤可出现少尿、无尿、水肿等症状。 横纹肌溶解的诱因 创伤、挤压伤、电击伤、蛇咬伤等; 运动过度,肌肉疲劳; 药物使用,如降血脂药物、抗组胺药、精神科药物、可卡因和海洛因等; 严重脱水; 遗传性肌肉疾病; 细菌或病毒感染; 中毒。 横纹肌溶解比较常见的诱因就是运动过度,即:短时间、高强度、大运动量。例如,仰卧起坐、蹲起、俯卧撑、大量跑步等等。如若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到正规医院肾内科或急诊科就诊。 如何对症治疗 1 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尽可能保护肾功能,排除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因; 2 维持容量稳定,如出现无尿或少尿等肾衰竭症状需透析治疗; 3 手术-肌肉坏死、水肿,大量的液体在局部聚集,最终使肌肉筋膜内的压力逐渐增大,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可手术治疗。 横纹肌溶解的预防 1 ·体育锻炼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增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尤其是平时体质较弱的人。 2 ·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锻炼。 3 ·身体不适尽量不要运动。腹泻、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会增加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风险。 4 ·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避免脱水情况的发生。身体是否脱水,要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颜色越深、尿量越少,缺水越重。补液宜少量多次,可服用淡盐水。 5 ·安全出行,避免意外性创伤。 6 ·避免服用易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 夏日将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爱健身、运动的人员要多注意合理运动,尤其是初高中的学生及老师,更要重视合理安排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