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报告出现学校、幼儿园暴发诺如病毒感染,儿科接诊患儿中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呕吐、发热病例明显增多,据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诺如病毒感染已进入发病高峰期。关于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 感染后有何临床表现?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诺如病毒呢?今天就让我们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诺如病毒?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最早是在1968年从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一所小学暴发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来,因此又名诺瓦克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人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具有传播途径多样、潜伏期短、感染后排毒时间长、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由于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自身免疫时间短,目前无特效疫苗,因此人群普遍易感,经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性传播、食源性传播和水源性传播。接触性传播指直接与患者接触或与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接触引起的感染传播。食源性传播和水源性传播是因为摄入被污染的食品或水源而造成的感染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通常在被感染后24-48小时内发病,潜伏期最12--72小时,大多数患者感染诺如病毒后症状一般为轻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及呕吐,其次为恶心、头痛、腹痛,部分有发热、畏寒及肌肉酸痛等。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婴幼儿,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感染后引起呕吐、腹泻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死亡。诺如病毒感染后儿童呕吐、发热、腹痛者居多,而成人则主要表现为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治疗 诺如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胃肠炎多数为轻症,发病后2-3天可自行康复,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无针对诺如病毒治疗的特效药物,感染后多以补液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小年龄患儿,由于不会表达、脱水症状不典型,家长更需警惕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如果患儿出现嗜睡、精神差、尿少、不能进食、频繁呕吐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由于目前尚未研究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针对诺如病毒感染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所以日常生活中主要采取非药物性措施来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 ·保持个人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控制诺如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饭前、便后及加工食物前要注意洗手。需特别提醒的是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没有杀灭效果。 2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不喝生水,加工、储存过程中生、熟食物要分开,生吃瓜果要洗净等。 3 ·注意隔离传染源,如果有家人感染诺如病毒,病人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家属近距离接触,尤其注意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隔离期要求从出现临床症状到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 4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专用的餐具、洗漱用品、专用厕所或者坐便器。患者生活中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要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充分消毒。 虽然“诺如病毒”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面对诺如病毒我们无需恐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家人和小朋友的个人卫生及防护工作是关键!如果出现感染后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