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党建工作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网站
每日一读丨最好的家庭教育:三多、三少、三不要
日期 2025.07.11
来源 濮阳市人民医院
A
A
手机阅读本文

三多


多担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优秀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有担当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出自信大方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迅速调整心态,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一直在身后支持他们。


多陪伴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高质量陪伴。经常被陪伴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关心别人,会成长为一个善良温暖、情绪稳定的人。

放下大人的架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实实在在地陪伴他们,试着用孩子的思维理解他们天真无邪的想法,陪他们玩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多配合


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成功。

家长尊重老师的工作,了解老师在学校的付出;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维护家校关系,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三少


少命令


在有些父母眼里,无条件听从命令的孩子就是乖孩子,其实,这样做是在伤害孩子。长期被呼来喝去,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发展。

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的话,孩子乐于听;孩子的话,父母懂得听。


少说教

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不及大人,如果只是一味讲一些大道理,很可能是无效的。父母要更多地带孩子在实践中去亲身感受与体会。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更重要。

沟通时,也不应该让情绪失控,吓唬孩子,而是要平和而严肃地和孩子好好沟通,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少物质奖励

不少父母总是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然而,过分使用物质奖励的手段,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这会让孩子只关注物质结果,而忽略了自我精进的过程,无法形成自驱力。

父母可以多用精神奖励,善用物质奖励,掌握分寸。即使要进行物质奖励,要注意奖励行为而不是结果,还要注意如果许诺了奖励就一定要兑现。




三不要



不要事事包办


父母事事包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最终只会养出一个“成年巨婴”。为人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大胆飞翔,真正成长。

不要拿孩子做比较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香气,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不吝啬地夸奖孩子,肯定孩子的付出,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要放弃自我成长


听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不断地培养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

父母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不断进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最成功的父母,是活成孩子钦佩的样子。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宣传科

(声明:“濮阳市人民医院”微信订阅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医保病历复印

关于省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各种国家政策的介绍与公告

立即进入
新农合服务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

立即进入
远程会诊

为实现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立即进入
人才招聘

促进学科建设,优化人才梯队,濮阳市人民医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立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