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丨这几项体检项目,要重点关注!
日期 2025.01.23
来源 濮阳市人民医院
A
A
手机阅读本文

年度体检

已经成为许多人管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然而,面对市面上

让人眼花缭乱的体检套餐

人们容易陷入体检项目越多越好的误区

如何科学看待体检?

哪些体检指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如何选出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来看看专家的解答


1

体检项目越多越好?

很多人认为体检项目越多,检查越全面,但事实上,有些与个体需求无关的检查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病情的延误。例如,自身身体情况良好,但因为听说PET-CT检查肿瘤比较敏感,便主动要求检查。虽然PET-CT能够用于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但价格昂贵,且检查过程中会产生辐射,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得不偿失。对此,医生建议:

不要忽略基础检查

一些人更关注高科技或昂贵项目,易忽略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查,殊不知这些基础检查筛查的敏感度高,其意义往往比特殊检查更大。例如,患者的体重因不明原因减轻很多,便去做了胃肠镜、肿瘤指标的检查,发现结果均为正常。直到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去测了血糖,最终发现是漏诊了糖尿病。



不要只在身体不适时体检

许多慢性疾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我们“早发现”。在疾病明显进展后才开始重视,会延误诊治,导致预后不良。例如,一名患者间断出现大便不成形的情况,便自行服用一些止泻药物或者抗生素,直到一年后出现了血便的症状才入院检查,这时已经发展成直肠癌进展期。如果在疾病早期进行检查,可能做一个黏膜剥离手术就能根治。

2

不同年龄段人群这样体检

  • 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可根据学校安排进行体检。儿童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近视、发育迟缓等问题,可以重点检查生长发育状况和视力,如微量元素检测、视力检查、骨龄测试等。


  • 18-30岁:这个年龄段人群通常身体健康,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体检,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


  • 30-40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特别是日常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嗜好烟酒的人群,推荐增加心血管健康、甲状腺功能等检查,需要开始关注血压、血糖水平。


  • 40-60岁: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同时应关注骨密度、肿瘤标志物及消化系统健康,建议完成一次无痛胃肠镜的检查,能够发现消化道黏膜的病变,减少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 中年男性出现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增高,需要重点关注血脂、肝功能、心电图、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查。


  • 中年女性出现乳腺癌、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增高,应重点关注乳腺彩超或钼靶、甲状腺功能、骨密度检查。


  
  • 60岁以上: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除基础项目之外,应结合自身病史选择重点项目,如心脑血管、肿瘤筛查等。高发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建议增加颈动脉彩超、糖化血红蛋白、低剂量CT、胃肠镜项目。


  • 对于癌症高发的中老年人来说,早期筛查可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可以选择CEA(各类癌症)、AFP(肝癌)、CYFRA21-1(肺癌)、NSE(肺癌)、CA19-9(胰腺、胆管癌)等检查项目。男性可以增加PSA(前列腺癌)检测,女性可以增加CA125(卵巢癌)、CA15-3(乳腺癌)检测。筛查时,肿瘤标志物结合影像学检查更为准确。


  
3

体检报告怎么看?

首先,找到医生书写的异常项目解读页面或栏目,上面有整份报告的概况、进一步检查和复诊的建议,之后再去对应正文中的指标逐一阅读。

报告中的符号“+”表示该项目定性为阳性,符号“-”则表示该项目定性为阴性。而符号“↑”表示高于正常范围,符号“↓”表示低于正常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有箭头符号就表示异常。例如,血液生化中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参考范围,这个指标偏高是提示血液中优质的胆固醇升高,反而是好事。

在阅读体检报告的时候,可到全科医学科门诊和医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对于指标的解读切莫“自以为是”,造成错误解读、过度解读或忽视问题。

来源:新华网

编辑:宣传科

(声明:“濮阳市人民医院”微信订阅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医保病历复印

关于省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各种国家政策的介绍与公告

立即进入
新农合服务

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

立即进入
远程会诊

为实现医院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立即进入
人才招聘

促进学科建设,优化人才梯队,濮阳市人民医院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立即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