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腹腔镜下
仅需3个0.5—1.2厘米小切口
即可完成疝修补手术!
近日,我院成功开展了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ES)
实现了精准、微创治疗!

近日,濮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李炳根教授指导下,顺利为一名59岁患者完成了我市首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ES)。这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在疝外科微创技术领域实现又一新突破的,同时也为疝气患者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治疗选择。

患者59岁,男性,在一年多前的上腹部手术后出现了腹壁切口疝,患处经常鼓包、胀痛,近日因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至我院胃肠外科门诊就诊。检查发现,该患者明确诊断为腹壁切口疝,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但1年前刚经历手术,加之自身“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病史,当得知可能要做第二次手术时,难免表现出许多担忧:手术的风险大不大?术后恢复时间会不会很长?手术费用高吗?术后还会复发吗?对于患者的担忧,胃肠外科团队在术前常规进行了科室讨论,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最优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既往手术存在严重粘连,此次手术腹腔仍然可能存在较多粘连,为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经过讨论,决定采用腹腔镜下腹膜外无张力切口疝修补术,该术式为目前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较为先进的术式,在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TES特点和优势,并征得他们同意后,1月20日,手术按计划顺利进行,术中通过3个直径0.5—1.2厘米的手术创口,在腹腔镜下为孟先生成功修补腹壁及腹膜缺损,重建完整的腹壁功能。
术中所用大网孔聚丙烯补片与传统手术所用防粘连补片相比,费用节省近90%,且避免了腹腔内异物导致的肠道或脏器损伤、疼痛、肠管粘连和补片侵蚀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理想,术前包块完全消失,缺损腹壁已恢复正常状态,术区无任何疼痛不适。病情恢复顺利,患者及家属均表示非常满意,整个诊疗过程达到预期目的。
为了给疝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濮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深入践行“百名英才培育计划”“首席专家聘任制度”,安排骨干医师前往国内先进医院进修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来院指导手术、带教授课,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科室所有手术病例中,80%以上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手术基本实现“精准化、微创化、快速康复”模式。

01
什么是“疝”?
“疝”,是指体内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其他部位。该病发病部位可见于脑、胸、腹等,其中以腹部最为常见。
02
什么是疝气?
03
疝气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
04
如何治疗?
疝气作为普外科常见病,很多时候,即便患者被明确诊断,但由于初期症状对正常生活影响并不大,所以往往不受患者重视,直到患处鼓出、疼痛,才匆忙就医。疝病不能自愈,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从人体不同腹壁生理解剖层次来看,有肌筋膜前修补、肌筋膜间修补、肌后后鞘前/后鞘后腹膜前修补、腹腔内修补等;从手术方式看,有传统开放手术修补、腹腔镜下腹腔内修补等。但是前者切口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后者手术补片价格昂贵,存在肠黏连可能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患者“以更小切口、更低痛感、更少治疗花费”治疗疾病的期待。近年来,诸多业内专家学者提出“把腹壁问题交给腹壁”的看法,在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切口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生理解剖层次更为合理的腹壁内修补诞生了。
TES是目前国内腹壁疝修补前沿技术,该术式不进入腹腔,利用人体天然的腹膜后间隙放入补片,因为不与腹腔内脏器接触,患者恢复快,效果好,费用低,而且术后出现肠黏连、补片感染的风险更低。但是,TES对于初学者来说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总 结
总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ES)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疝修补手术。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疝腹膜外治疗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手术创伤小,花费少,出院早的便利。
胃肠外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郑大一附院河南省疝病专科联盟单位、濮阳市外科住培基地/实习进修基地。科室开放床位30张,其中重症床位2张,设有独立的腹部查体诊室;共有医护人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医学硕士5人。常规开展胃癌、小肠肿瘤、结直肠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消化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其他胃肠道疾病及腹股沟疝和各类腹壁疝的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各种胃肠外科急腹症的综合治疗。年均门诊11000人次、住院患者1500人次、手术800例次,其中四级手术占比45%;中华及核心期刊10余篇;承担着全市胃肠外科专业远程会诊及健康帮扶任务,年均会诊2000余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整个濮阳区域的胃肠外科诊疗水平发展,全力以赴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病区位置:住院二部五楼
咨询电话:0393-6162500
供稿:胡黎明
编辑:宣传科

END